返回

第十八章 善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善后 (第2/3页)

可曾到了?”

    张维信答道:“多谢钟少爷挂念。良乡县的官差已到了,是郑伯明总捕头带队,现场已经勘察完毕。因此事涉及了人命,为保险起见,不得不劳烦钟少爷跑一趟。”

    钟世摆了摆手,说道:“张兄说得哪里话,你我这种交情,还说什么劳烦二字。郑捕头在哪里,我与他见一见。”

    张维信引着他来到树林,与郑伯明见面。钟世与这郑捕头也是熟人,见面寒暄两句,便开始说正题。钟世转达了钟员外的意思,希望此事既不要给知县大人添什么麻烦,也不要给他的这些道士朋友添什么麻烦。leduwo能尽快解决就尽快解决,多花些银钱也没关系。这马上就到端阳节了,怎么着也要让大家过个痛快节。郑捕头自然满口答应,满脸堆笑的向钟大少爷保证道:“钟少爷尽管放心。这些个拦路的歹人在下都验看过了,俱是良乡县的地痞恶霸,县衙早就想惩治他们,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如今却被诸位道长斩于剑下,论功行赏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钟世听他如此说,也就放下心来,又赞了几句知县老爷断案如神,郑大捕头手段高明。把郑伯明说得有点受宠若惊,好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没当场飘飘然起来。一个劲的拍胸脯、打包票,让钟大少爷放宽心,尽管与诸位道长回去就是,此事他绝对处理的妥妥当当的。

    双方又闲聊了一会儿,眼见天色快黑了,附近村庄的保正也带着村民过来开始搬尸体了。钟世便与郑捕头告辞,带着大家往回走。这会儿是十个人匹马,回程就只好有两个人骑一匹马的了,钟家兄妹和张维信是单人独骑,其他人则是合乘。

    因为有二人一马,所以速度也就快不起来,到周口镇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算时间,应该是晚上八点左右了,大家不免都有些困乏饥饿。尤其是像王峰和钟淇等人,下午打斗了多时,又马不停蹄的跑来跑去,早就饿的前心贴了后背了。于是到了镇上,钟世便招呼着大家去吃饭,众人自然举双手赞成。正在商量着去什么地方吃的时候,就听前边有人喊道:“前边是清尘师兄吗?”

    众人抬头看去,就见顺路跑来一骑,马上坐着的正是回去报信的道童之一,后面还跟着两辆大车。清尘忙迎上前去,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我不是让你回去报个信,然后就不必再回来了吗?此去观道路曲折,来回奔波很是浪费时间。若不是在此处碰到,你们不是又要白跑十几里了吗?”

    那道童一听这话,显得很是委屈,刚要解释,就听大车上一人说道:“清尘道兄不要怪他,此事是贫道的主张,是贫道要他带路来的。”那人边说边下车,清尘抬眼望去却是“海归”的那个王崤峻。料他是担心同伴安危,也就释然了。张维信等人见是王崤峻,忙都拥上来,而大车上,则又陆陆续续的下来了、七个人。仔细一看,曾志林、钱远山、唐潮、程飞、梁岳还有林小雨都来了,而且钱远山、唐潮和程飞身后都背着个形状挺怪的背包,看那鼓鼓囊囊的样,没准就是95式自动步枪。大家一个个都挤上来,不住的问这问那。周口镇这条不宽的街道,一时间被这群真真假假的道士们给堵了个水泄不通。清尘见状忙上前对王崤峻说;“王兄,这样不行呀。咱们这么多人挤在这,实在有点太显眼了。”王崤峻一听,也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太招人了。于是点点头,转过身对还在寒暄的众人喊道:“众位都先别忙着问候了,此处不是讲话之所,咱们寻个吃饭的地方再谈不迟。”众人听他这么一喊,都反应过来,忙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在钟世的带领下,往这镇最大的一座酒楼“飞鸿楼”而去。

    这飞鸿楼说是楼,其实也就只有两层。但在周口镇却也算得上是高大建筑了。此时虽已过了饭点,但是楼里的顾客也还不少,可见这酒楼在此地也是很有名气。众人进了飞鸿楼,把楼里的掌柜和伙计以及众食客吓了一跳,不知道这么多个道士跑自己店里来干嘛,后来看到熟人钟世也在其才安下心来。掌柜的裴百安忙跑过来,冲着钟世一作揖,满面堆笑的问道:“在下见过钟少爷。今日钟少爷带这些道长们过来这是......”钟世见他**言又止的样,知道他是见到这么多道士有些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