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5-146.踏上归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5-146.踏上归途 (第2/3页)

着观音神位,李大娘每天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神位前的碗里换上清水,在香炉里点上香火

    每逢农历2月18日、6月18日和9月18日观音菩萨出生、出家、得道的三个重要节日,她就会提前几天吃斋沐浴,到村里简陋的佛堂,与那些善众们一起敲木鱼,诵读经卷

    相传,舟山群岛是汉传佛教里观音菩萨的道场,“观音文化”深入人心,渔民们出海,无不祈求观音菩萨保佑他们丰收、平安

    根据官方统计,当地信仰佛教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大半以上

    距离岱山仅20多海里的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天的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最近主要是由海外华人捐资,在岛边的礁石上修立起一尊高大的白sèyù石观音塑像,远远望去,总觉得好像那是屹立在美国长岛的自由nv神,并从中感悟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

    庙后村背靠青山,面向大海,共有500来户人家,家家都有一栋两层楼房,显得宁静、富裕、祥和而温馨

    村南面就是岱山著名的风景区—鹿栏晴沙,站在修得犹如长城般的防bō堤上,放眼望去一边是整齐的田园如画,碧绿的庄稼竞秀,偶尔还可见到老牛在田间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边是千米沙翻白làng,万倾海卷橙bō,不时有游人在游泳嬉戏,令人觉得恍惚真似来到了远离尘嚣的蓬莱仙境

    此地村民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希望能有开发商来,将这里建成如同普陀山一般的繁华热闹

    希望政fǔ征用他们的农田,修建出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这里,使他们变得加富裕和现代化

    如果真的是那样,他们究竟能得到些?又会永远失去些呢?

    稍微坐了一会儿,点的菜就上来了,这里的菜不贵,素材0块钱一盘,青茄子烧虾米也算素菜,叫了一盘青菜,剩下的全是荤菜

    海鲜也是鲜的,平时是李大娘出海捕捞的,家里留一部分用的,剩下的会卖掉

    现在正处9月的休渔期,所以很多海鲜都是近海养殖的,虽然比野生的味道差了点儿,但是味道还可以

    螃蟹、虾之类的海鲜都是按照市场价稍微加一点儿加工费,价格也很公道

    椒盐弹虾、姜葱huā蟹、老虎鱼汤,酱盖茄子,还有土jī饭,jīng选本地农家自养土jī,皮黄ròu白骨红,味香口滑

    菜的分量都很足,几人边吃边聊

    “小刚,票我买好了,晚上的上海出发”

    “嗯,好的”

    “对了,我给咱爸咱妈买了一些特产,你记得带”王燕chā话说道

    “来时像搬家的,的时候你可别nòng这么多啊”孙刚开着玩笑,再多也不怕,找个没人地方装到空间里,到了家直接扔车上,简单省事

    “没多少,都装好了,塞在我的箱子里,你可要拉着走”孙阳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孙刚佯装擦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

    这个动作让孙阳苦笑不已,的弟弟还真是个活宝

    吃过饭,离开此地,孙刚显得依依不舍此地依山傍海,滩涂漫漫,古岛和风,蓬莱无不演绎淳朴、温馨、和谐的海岛风情让孙刚流连忘返

    翌日清晨,孙刚早早起chuáng,为了看看海岛上的日出

    军营就在山顶上,所以招待所的也算是制高点

    在高亭镇东面的蒲mén山顶,为岱山观海上日出之最佳处唐朝诗人陈陶《蒲mén戍观海作》中就有“廓落溟涨晓,蒲mén郁苍苍,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毫厘见蓬瀛,含吐金银光”的描述

    大清早的,孙刚不想去那么远,在此处依然可以看到日出的美丽景象

    站在高处,海风轻轻地抚mō着孙刚带有睡意的脸,让他渐渐地苏醒并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气息——cháo湿而又鲜

    此时,外面,天sè朦胧,月辉依旧羞涩,繁星点点,孙刚静静地来到高处,海风习习,周遭一派黯sè

    天上舒展的几排星星眨着可爱而又璀璨的眼睛孙刚默默地等待,心中涌动着太多无法释怀的情愫

    日出,一个崭的未来,当它真正到来的那一刻,谁能真切地了解此刻孙刚的心情呢?思绪翻滚的时刻,身边的世界静悄悄的,万籁俱寂偶尔传来行人窸窸窣窣的话语,但都很微小,似乎都害怕惊扰了岱山海域唯美温柔的梦

    静谧中,孙刚似乎听见了岱山的心跳,和谐悠扬、婉转柔和,如同一缕清恬静的旋律,在寥廓的苍穹浮漾

    孙刚的心又一阵感动,似乎觉得身处的不是岱山,而是一个飘渺如画的梦境,这种梦境是在喧嚣浮躁的世间无论如何都寻找不到的

    一会儿,又起风了,海风中带着阵阵海腥味,扑鼻而来,却不是那么难闻孙刚环抱着胳膊,静静的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