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剥花生 (第2/3页)
颗花生里有三粒花生米的,那简直比吃到双黄蛋还高兴。妈妈也会非常高兴,认为这是来年花生有好收成的表现。
生花生剥时候长了两手的拇指和食指会痛,尤其是冬天,更容易干裂。孙妈就抹点“润手油”。孙爸就好多了,手跟钳子似的,剥的很快,也是干农活干的多的缘故,噼里啪啦的声音,就这样一边剥一边唠嗑,剥一个冬季唠一个冬季。
有时候天气好,村子里的人们都出来晒太阳,就带着个筐一个袋子,找个马扎或几块砖头往墙角一靠,晒着太阳,剥花生东家长西家短的就唠上了。
那时孙刚兄弟也会帮着爸妈去剥花生,但时间长了自己的手指头受不了。火辣辣的痛。
孙爸就找个比较嫩的石榴枝条,柳树条也行。有小指般粗细,约20多公分,然后从中间折弯,由于石榴条比较韧性,不至于折断,这样就成了一个剥花生的工具了,大家都叫它:花生钳。
把花生放在弯里,手轻轻的一攥,“啪”的一声,花生就剥开了,当然剥起来比较省力了。手也不痛了,但开始比较麻烦,但是到了父母手里还是一样快,有时候一晚上能剥半袋子花生,忙活几天要用的花生种就一颗颗剥完了。
那个时候剥花生种的时候,小孩子时常会偷嘴吃,父母就会语重心长的说,你现在吃的一颗花生米,种到地里能收获几十颗花生。从那以后,孙刚就只吃瘪点儿花生米,不过瘪的吃起来确实比饱满的好吃、甜。
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了机器剥壳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整个秋天收获的花生就剥好了。
但是孙爸说这样对花生仁儿的损伤很大,所以机器剥出来的花生一般不作为来年的种子。都是拿去卖或者榨油,来年的种子都要挑选颗粒饱满的,用手一颗颗去剥,然后用簸箕把壳和花生仁儿筛选出来。
孙刚就过去帮忙剥,孙妈说,往年啊花生种都是腊月烤火的时候剥,去年腊月家里比较忙,就耽误了。
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