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王莽与儒家的乌托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7、王莽与儒家的乌托邦 (第2/3页)

是:我有病,我有许多病:好勇、好货、好sè等等。这里不成功,只得到魏国去,那个梁惠王对他的理论起先不感兴趣,经他多番演说,产生了一些兴趣,可梁惠王驾鹤西归了。接位的梁襄王,孟子说他“望之不似人君”,只好离开。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唯一一次得到真正推行的是王莽,但是以失败而告终。

    王莽有着深厚的儒学修养。王莽不仅接受了儒家的教诲,并且身体力行。《汉书》记载:“(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陈致平在《中华通史》中说:“王莽是一个经书读得很好的儒生,在王氏豪门之中,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王莽受禅一面循汉儒政治理论之自然趋势,一面自有其外戚之地位及个人之名誉为凭借。(王莽姑母为孝元皇后。元帝后,成、哀、平三君皆不寿,莽诸父凤、音、商、根相继执政而及莽,莽之地望已尊,莽又不失书生本sè,治礼,务恭俭,迂执信古而负大志,又恰合时代cháo流。汉儒群主让贤,而苦无一明白的选贤制度。王莽在政治上、学术上足膺此选格,遂为一时群情所归向)。”

    王莽做了皇帝之后,试图推行儒家的那一套。他下令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仿照古代井田制,规定一家男口不满8口而田过一半(900亩),多余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的人,一夫一妇可以受田百亩。同时,他还把私家奴婢改称“私属”,也不许买卖。

    然而,王莽要推行的所谓“井田圣法”,不仅没有解决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