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鹤山学派 (第2/2页)
张载、程颢、程颐定爵谥,表彰周、程开创理学之功。重视读书穷理工夫,谓“益知读书穷理工夫无穷,此不是黔奇街博,义理所系,世变所关,不容草草”。读书穷理的目的是“涵养气质”,转变社会风气。此派还特别重视“心”的作用,认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以两仪,以命万物”。指出“是心之明,光乎rì月,然则心者神明之舍,所以范围天地,出入古今,错综人物,贯通幽明”。如果“人心迁于物则蔽□”,这就需要下一番“正心”、“养心”、“明心”的工夫。要做到“心之神明”,就要“寡yù”。此派提倡“寡yù”,而不提倡“无yù”,认为“圣贤言寡yù矣,未尝言无yù也”,“天理人yù同行异情,以此求之,则养心之说备矣”。此派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的贵贱贫富的界限是不侵犯的“天险”。此派特别重视学校教育,人认为“崇学校在于养士气”,“涵养气质以成其材,而待国家之用”。为学主张多读原著,谓“读书虽不可无注,然有不可尽从者”。指出,“多看先儒解说,不如一一从圣经看来,盖不到地头亲自涉历一番,终是见得不真”。主张“不yù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得活jīng神也”。(《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此派代表著作有:魏了翁《鹤山大全集》、《九经要义》,魏文翁《中庸大学讲义》,吴泳《鹤林集》,王万《心铭》、《淡斋规约》、史守道《传斋集》、《chūn秋统会》,税与权《易学启蒙小传》。此派学说曾盛行于四川邛眉一带,明清时期仍有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