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节 静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2节 静养 (第2/3页)

山伯露出吃惊的表情,道:“这些师兄生前便跟着你,死后还来接受培训?难道说就在这间小屋里?”

    郑玄点点头:“不错,就在这里!崔琰将我的消息跟那些人一说,他们就忙不迭的都来了!培训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三五年,长的二三十年!然后一一离去,重回人间,最后只剩下我和崔琰!”

    山伯越听越觉得惊讶:“老师,你是怎么培训的?也是让他们读这些书吗?”

    郑玄摇摇头:“这些书太烦杂,要想认真读完,挨个琢磨清楚,没有百来年的功夫是不成的。那些弟子时光有限,来不及细读。我只教一段经文,让他们反复背熟,就让他们走了。”

    “什么经文?老师能不能教教我?”

    “有何不可?那经文你也读过的。”

    “我也读过的?老师您说,是哪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山伯听得呆住了,过了半天才道:“就这么一段文字,您让他们背诵几十年?”

    “怎么?你觉得浅显是不?那你说说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山伯张口答道:“这段话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xìng,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jīng益求jīng,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jīng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郑玄微微摇头,“嘿嘿”冷笑道:“说得轻巧,可是怎么才能做到?这段话提到了‘明’、‘止’、‘定’、‘静’、‘安’、‘虑’六个字。这六字是修儒的关键,我就用这六个字,将那些弟子培训了很多年,而且凭着这六个字,还能在孟婆茶下保留一点点意识!”

    山伯陷入冥思之中,痴痴的揣摩着,口中自言自语:““明”指虚灵不昧,“止”指不迁,“定”指有所指向,“静”指心不妄动,“安”指定静泰然,“虑”指处事jīng当。六字分开解是这个意思,合起来又是什么呢?这段话既像是说心理素质,又像是智慧品质,也可以说是描述道德素养,这六字究竟是怎么来的?若想修炼成功,又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