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2、“罗宋饭桶”舅公(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2、“罗宋饭桶”舅公(上) (第2/3页)

的混血儿,当地人也称他们为“红毛人”。

    老人也困惑过他的血统。很久以前,他就已经确定了自己是俄罗斯人,而且是正宗的俄罗斯人,并不是所谓的混血儿。但他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家世,甚至连他的母亲是谁,他都不知道。

    俄罗斯人在中国南方还是不多见的,不像北方,特别是hlj那边那么多。俄罗斯十月革命时,俄罗斯的富豪大批地出国逃亡,他们从人口稠密的波罗的海沿岸城市,逃到西伯利亚,西伯利亚也不安全了,他们又像候鸟一般成群地涌入我国的东三省。东北和sh成了那些流亡的俄罗斯人的避难所。那些俄罗斯富豪除了从陆路逃亡外,还有从海路走的。老人的一家估计是打探到sh比较适合避难,从海路去sh。途中,船遭遇风暴沉没,船上人全部失踪,只有他一个婴儿因为父母把他放入了一个啤酒桶里,啤酒桶在海中摇摇摆摆、上下沉浮的,随波逐浪地漂着,竟然没把他这个婴孩倒入海中,最后他被舟山人所救。

    对俄罗斯人,舟山当地人不叫他们“红毛人”。他们对俄罗斯人,又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叫“罗宋饭桶”。并且“罗宋饭桶”一个绰号,因为贬义因为猥琐,不像“红毛人”只是一种称谓的意思,“罗宋饭桶”还活学活用在形容好吃懒做的人,甚至运用于吵架骂人上,应用十分广泛。这“罗宋”一词,其实只是“russia”的译音,是俄罗斯人的音译,一个比较正规的称呼。然而,当年的人相较于其他的欧洲人,他们比较看不起俄人。因为俄罗斯人虽然长得壮硕粗大,然而却好吃懒做,笨头笨脑。当年逃亡在sh的俄罗斯人,沦为乞丐的也有不少。他们很多人也不得不去做苦力,但我国南方的温湿闷热的气候让那些俄罗斯人很不适应,动不动就出一身暴汗,整个人浑身是汗,像是从水里刚捞出来的一样。看着这些人体格庞大,反不如国人能做事。所以,这“罗宋”后面就加了个“饭桶”,意指只会吃饭不会干活的人。特别是sh人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