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乡亲乡亲民工乡亲(上) (第2/3页)
边有最好最优质的岸线,也让给了部队,让部队建造军用码头。因此,当年名燥一时外轮云集的宁波港,已经见不到一艘外籍的轮船,就是甬江的水道要通一艘国内2000吨级以上的小货船,也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更不用说那些动辄万吨以上的外籍轮船了。
来自太平洋深处的波涛rì夜不息,来自宁波人心底的呐喊经久不衰。
解放后第一艘来宁波的外籍货轮叫“湖山丸”轮,是一艘rì籍的3000吨级货轮。3000吨级的一艘外籍货轮,也让宁波如临大敌,港口挑选最优秀的引航员引航,并对甬江的航道情况进行一番细致的排摸,反复推敲了引航的路线,最后确定了引航方案。
这时,已是70年代末,宁波港刚刚获准对外开放。这“湖山丸”轮就是宁波港对外开放后进来的第一艘外轮。尽管……,尽管有太多的尽管,宁波港终于迈出了关键的这一步,正像周小通从码头迈出国门一样,宁波港也迈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是多少艰难的一步啊,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才又迈出了走向世界的这一步。从此,外籍的轮船可以出入宁波港了,世界各地的货物也可以通过宁波港往来运输了。
在周小通的脚下,这外籍货轮就在眼前,仅仅是从码头跨到船甲板这样的一段距离。
现在,他与已挂着港口临时出入证的贺波夫妻俩上了船。这时,船长亚历山大已经带着那批在外宾招待所休息的船员回来了。见到周小通并没有上前拥抱,而是恭敬地向他鞠躬行礼。
周小通奇怪地看向周桃花,周桃花笑着说:“船长先生是英国人,很绅士的。你到这船上,不是客人,而是主人。他最讲究这些了,对我也是这样,动不动就行大礼。你也不要太见怪了,以后这样的场面还很多。”
周桃花说着,和亚历山大船长一起,陪着众人往舷楼走去。这时,突然从货舱那边传来“通通通”的巨大的声响,周小通他们一惊,连周桃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