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事件处理 (第2/3页)
那么一点点,像这么大的工程,往往夫人才能一锤定音。
陈书记面如死灰,一支接一支抽烟,他把烟递在嘴里时,看得见手在微微颤栗。吴书记在提到杨建明时,他就知道这事有如山雨,要来没有人挡得住的,听天由命吧!
信奉马马主义、以无神论者自居的陈书记现在内心多么希望上天有玉皇大帝存在、并保佑自己!
袁书记瞟眼陈书记,继续说:“潘太平进去后给纪委写信,一共六封,一是陈述三万二千元不是受贿,是杨建明发给他的工资,他声称有录音为证。纪委调查认定,工资是多少,就两百多元,华夏国没有八千元一个月工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是以工资的名义行贿、受贿,所以,潘太平的申述纪委不与采信。潘太平信中提到工会主席杨秋菊同志,他详细叙述了杨秋菊同志名义帮助金海建司建立工会,实质是把金海建司作为承揽凤凰新村工程牟取暴利的道具,他说有录音为证。纪委没有对这事展开调查,也没有与公安局联系潘太平交没有交待过这事,杨秋菊同志是正科领导干部,与凤凰新村的建筑质量没有直接关系,提出来的意思是纪委要调不调查这事?我个人认为,把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部门领导拉扯进来,把事件扩大化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
袁书记的话有意思了,陈书记抬脸虽然面无表情,但目光中看得出对袁书记有感激的成分。
袁书记算是精明过人了,华夏国领导同志谁没有问题,有个政治巨星曾说过,领导干部不贪腐就是最大的智慧,结果呢,自己东窗事发,贪污、受贿、女人、绿帽、打人、杀人什么事都抖出来了,当初不一意孤行免人家的职务,逼得人家逃往他国政治避难,能输得连条内裤都不剩吗?
也许这就叫凡事不要做绝了!
齐昊立即意识到袁书记的意思,事情只要牵扯出杨主席,陈书记就背水一战了,如果反击,涉到的就不是几个人,及时刹车,抓住杨主席的把柄不闻不问,这样更有利于保持稳定。
齐昊目光转向刘县长,显然,刘县长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陈书记与于、曾二人有本质区别,不然杨书记也不至于把凤凰新村建筑质量事件定性为监管问题。
刘县长说:“潘太平的检举信矛盾百出,意在搅乱是非蒙混过关,我的意见不与理睬!”
齐昊说:“我同意刘县长意见,凡是不涉及凤凰新村质量问题的申辩,不予受理。”
会议最后形成决定,锁定四个犯罪嫌疑人,由司法机关按程序最终裁决。
顾琼根据凤凰新村建筑质量问题对涉及到的干部调查情况,提出人事任免。
顾琼首先提出范五斤,范五斤的问题一在监管方面,二在打电话要求下属部门出具虚假检测报告,问题十分严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