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领导召见 (第3/3页)
问:“大约需要多少安置费?”
齐昊说:“我计算了下,如果把安置费算到征用土地的费用上,每亩八万元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林书记、何部长都在默算,征用一千亩土地,八千万元,包括安置在内,于两百个亿的投入预算比例只是很小一部分,两人没出声。
齐昊心里有底了。
林副书记问:“煤矿供应会不会是问题?”
齐昊肯定的说:“现在有一个年产五十万吨的煤矿已经投入生产,还有两个年产一百万吨的煤矿正在建设中,另外四个年产五十万吨煤的煤矿已经竞争出手,按照一百万千瓦时年耗标准煤三百万吨计算,玉泉镇供应发电厂的煤绰绰有余!”
何部长说:“除了一个煤矿生产外,其他的煤矿都在建设中,能够保证煤供应?”
齐昊说:“请何部长放心,我们在煤矿建设上比电厂的建设快一拍,能够确保电厂投入发电那天起,就决不会让它饿肚子!”
“建设煤矿资金有保证吗?”林书记问。
“没有保证。”齐昊毫不回避道,接着说,“我们正在争取察省银行支持,银行如果在玉泉镇设一个煤矿的分理处,这样煤矿资金有保障、也能保证银行的效益,应该是双赢的事情。”
何部长说:“这个办法的确好,应该是双赢的事情,但是,银行在建火力发电厂时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再叫他们办分理处,恐怕不现实。”
改革开放,大量的国营企业面临亏本,许多企业靠银行贷款发工资过rì子,乡镇企业凭借一些优惠政策只贷不还,加上银行贷款吃回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银行成了一台出钱机器。金融市场十分混乱,国家面临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只得采取紧缩银根政策,因此造成需要投入资金的企业由于贷款不济资金紧缺,有的企业淹淹一息,有的企业直接破产。
银行,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林副书记、何部长身处高层,何尝不了解其中的原因。
煤矿建设投资,银行无能为力,这条道已经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