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米派书法 (第2/3页)
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前世方杰任太学博士期间与米芾有过一段交集,因见其书法风格颇为飘逸张扬,暗合天道自然之韵律,所以对其书法很是作了一些了解和观摩,而这个时候方杰把米芾的行书拿出来显摆,自然不是为了一鸣惊人,恰恰相反,这只是为了低调而掩人耳目的手段。
因为米派书法的特点,往好里说,那是“风樯阵马、飘逸超迈、痛快淋漓、轻狂洒脱”,但往坏里说,那就是“狂傲不羁、诡谲怪诞、乘险抵巇、称奇道绝”。
通俗点说,其风格与“狂、怪、险、绝”等划了等号,也就是有书法界人士认为,米芾写字是随意胡乱写来,只注重钻营造势,以逞笔在纸上划过的快感就行了。
甚至,米芾自己都曾说他写书法是在“刷字”,类比一下的话,大概就是许多网络小说作者自称是在“码字”而不是在搞文学创作一样。
尽管这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般那些看热闹的外行人来说,很难从心理上认同米芾的这种行书风格,也无从评价个好坏出来,至少拿大家都看得懂的楷书进行对比的话,外行人更认可后者。
而很显然的是,在场所有人当中,能称得上是书法行家的,只有方振文和方杰自己,或许,时常练毛笔字的方世民和见多识广处在“上层建筑”的方世忠能够算半个内行人士,但即便是让这两人凑一块算作一个内行人,全场上百人当中的外行人还是占着绝大多数。
所以,亲眼看到方杰所写的这副对联后,在场众人只觉得这幅字在整体观感上还不错,但具体不错在哪,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换句话说,尽管方杰写下了一副足以堪称当世名帖的行书对联,但在场众人却不怎么识货。
不出所料,舆论的声音再次倒向了方世民。
当然,方杰在成全了方世民的同时,也获得了大家一定的褒扬和认可,毕竟众人就算再怎么不识货,也能看出方杰所写的这幅字绝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这说明方杰还是有点书**底的,只是比起方世民,还显得差了那么一点点。
持这种观点的自然也包括不太识货的方万兴在内。
所以此时此刻,方万兴脸上那紧皱的眉头总算松弛了下来,绝望的神情也变成了惊喜,暗想儿子这次虽然仍然没有能够胜出,但起码还是给自己长了一回脸,看来这小子……
咦,不对啊!
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了这一手看上去还算有模有样的书法的?
方万兴心满意足而又满心疑惑的同时,台上的方振文却将老脸垮了下来,怒不可恕地扫视着正在为方世民叫好的那些人,激愤不已地替方杰叫屈道:“什么?你们说世民写得比世杰好?放屁!你们瞎了眼啊!就算你们真瞎了眼,可我还没瞎呢!世杰的这种写法,叫行书!行书就是这么写的,看上去就是这么不怎么工整,是这样儿的!懂不懂?……啥?不懂?……所以说你们没见识,只能在这山尻里窝一辈子!”
如果说方振文还能在第一轮比试中勉强顺应民意的话,那么这第二轮比试,他却无论如何也不愿再顺应民意了,因为这不光是涉及到太祖宗的声誉,而且还涉及到对书法起码的认知和尊重。
这是一个基本的是非问题,方振文决计不会因为一群不识货的乡民而干出指鹿为马这种荒唐事的。
然而,方振文虽然是族长,但一张嘴巴毕竟说不过台下那么多张嘴巴,只听台下有人道:“老太爷,我们又没说世杰的字写的不好啊,但他这字……他这字……,实在是……实在是……有点特别啊,总之好是好,就是不知道好在那里,总觉着没世民的字清爽……您说,好好的几个字,正正规规地写不是挺好的?咋就非得写成那样儿呢?”
稍微客观点说,此人这话还算较为中肯,至少代表了所有不识货的外行人的想法和感官,但如果再客观点说,这话显然是一种无知的体现。
而气急败坏的方振文本还想争辩下去替方杰正言,但转念一想,觉得继续争论下去也只是在对牛弹琴,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方振文干脆清了清嗓子,大声道:“既然大家和我的看法不一致,那就让世忠出来评评理吧,世忠是在省城当大官的,见识肯定比我们广,想必他说的话,大家不会再有任何疑义吧?”
方振文本想着方世忠是自己的亲房玄孙,这些年来自己也运用易理手段帮对方解决了几个关乎未来命运走向的重大问题,所以即便方世忠不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