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太祖重生(求推荐) (第2/3页)
喘了几口气后,紧紧地抓住方杰的手腕,一脸紧张地问道:“你、你是不是叫方杰?不!你是不是叫方世杰?跟我方氏初世祖同名的那个……?”
方杰意味深长地一笑:“是!”
“那你……”方振文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微一迟疑后,又追问道:“那你……是不是……是不是……”
见方振文半天没把问题完整地问出来,已经猜到其心思的方杰摇头一笑,干脆提前抢答道:“是!”
尽管方振文没有把问题问完,但得到方杰的肯定答复后,还是当即喜极而泣,语无伦次了起来:“真是!真是的!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是!……‘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刚’,第五十卦鼎卦。元吉,亨。鼎,顶也,君王之象也,你是初……”
不等方振文把话说完,方杰便挥了挥手打断道:“你自知便可,无需讲明!”
激动异常的方振文闻言,不由得下意识地往门派扫了两眼,这才连忙躬了躬身,小声应道:“谨遵祖令……”说着,又意识到了什么似的,赶忙从太师椅上挪开了屁股,朝方杰跪拜了下去,嘴里还惶恐不已地道:“请受五祖方氏第五十三代玄孙方振文一拜!”
方杰本想出言阻止,可话到嘴边还是硬生生地忍住了,坦然受了这一大礼之后,这才将对方再次扶回太师椅,笑着安抚道:“这一拜,怕你于心不安,我便受了。但你年事已高,以后可不必如此。”
方振文连连点头称是之际,方杰有些好奇地问道:“你是如何猜到我身份的呢?难道你早已推算出有此一节?”
已经渐渐平静下来的方振文斟酌了一会后,给出了令方杰感慨不已的答案。
原来,当年柳芸烟确实在方杰“死后”继承了他的衣钵,并通过所学易理推算出方杰将在未来某个时刻重生,尽管这个推算结果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柳芸烟坚信方杰并没有真的死去,于是便按照某种易理规律定下了那四句循环字辈歌诀,并且让子女孙后代将第一句“万世传宗候祖降”所隐藏的秘密传了下去。
当然,这个秘密仅限于上一代方氏族长临终前亲口传给下一代族长,所以方氏其他族人并不知晓自己的太祖会在未来某一天出现在他们面前。
与字辈歌诀一同传下去的,还有一些易理和武功的要诀,只不过大部分的武功要诀最终都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破四旧”那会,所有的易理要诀也没逃过悲惨的命运,全部被焚之一炬,使得在此之后,方氏后人当中已经基本上没人懂得易理了。
至于后来那些渐渐对易理产生了些兴趣的后辈族人,也在现代科学教育的大环境下,很难再静下心来钻研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了,顶多也就只是学了点粗浅的易理在外头招摇撞骗,难登大雅之堂。
而现任族长方振文,则是目前整个家族当中易术成就最高的人,也是最有学识的人,当然,他的易术水平与方杰这个太祖宗相比,那还相隔了十万八千里,两者的易术修为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不过尽管如此,方振文在此之前还是推算出,自己在清明节祭祖这一天将会遭遇祸事,但同时还会遇到一个贵人,至于具体是什么祸事,他推算不出,只知道跟“火灾”有关,至于具体是什么贵人,以他的易术水平同样推算不出,只知道这个贵人是个男性,而且年轻。
如果仅仅只是根据以上两个极为模糊的信息,方振文当然不可能推断出这个贵人就是方氏太祖,所以实际上,方振文之所以能猜到并接受现在的方杰其实就是方氏太祖的事实,主要是因为有另外几条线索。
首先,每代族长亲口相传的秘密方振文是知道的,但和其他历届族长一样,他压根就不相信会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只是将其当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但不管怎么说,即便只是传说,也是能对方振文起到一定的心理影响作用的。
其次,方氏家族近千年来,那些凡是“世”字辈,并取名方杰的方氏宗人,也就是与初世祖同名的宗人,没有一个能够活过第二个大限年,也就是没有一个“方世杰”能够活过21岁!
虽说这种现象只是个例,近千年下来一共也就出现了几例情况,但由于族长们知道那个太祖重生的传说,所以还是引起了他们一定的关注,认为“方世杰”这个名字就是个禁忌,一般族人的命不够硬,根本无法冒名顶替初世祖。
基于这一点,自方杰的姓名写入族谱的那一刻起,方振文就一直较为关注方杰的生死动向,而他之所以没有让方万兴重新给方杰取个名字规避那个早逝怪圈,一方面是因为这事说出去方万兴未必会相信,也未必会理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属于那种很远很远的远亲,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义务提醒对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