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古之爱 (第2/3页)
当然,对方也同样无视了他与司机之间的谈话,闷头想着自己的心思。
方杰这段时间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到,自己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名叫铜城市,是一个地级市,离省城不远,经济较为发达,因其盛产有色金属矿藏,诸如金、银、铜等有色金属矿藏而得名,方万兴所在的国企,正是一家冶炼生产有色金属的大型国有企业,而他的老家,则在铜城市以东的五祖县,因该县有一座在国际上很有名的佛教寺庙「五祖寺」而得名,方家祖祠便离五祖寺不远。
这个五祖寺,方杰百度之后才知道,他前世就曾踏足过那里,甚至更准确一点说,他前世就是在那附近渡劫的,至于其中的因果缘由,连方杰自己都不敢相信――五祖寺全名为「东山五祖寺」,之所以多了个“东山”二字,乃是其座落在东方山而得名,而东方山……正是他前世渡劫时布下紫薇百斗大阵的那座山峰!
之所以今世被简称为了五祖寺,或许是因为方杰前世的“死亡”并没有给东方山带来多大的名气,反倒是该寺出了一位名叫“慧能”的禅师因为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佛偈而声名鹤起,此后,慧能本人被佛教禅宗奉为第六组,其师父,也就是五祖寺的开山祖师弘忍被奉为禅宗第五祖,该寺后被历代皇帝赐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得知自己的老家就在自己前世渡劫的东方山附近,并再三确认这个信息无误后,方杰心中的惊异和难以置信自然是不消多说。
除此之外,方杰心中还没来由地生出了一丝古怪和荒唐的感觉,他本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与前世所熟知的一切并无任何交集的世界,谁曾想,自己的“复活之地”居然离“死亡之地”如此之近!
也正是因为还有这么一个内情,方杰在一路上只顾着观察外面的景物了,试图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地貌景物与前世对这一地区的记忆进行对比,找出其相似点以进一步确认这里就是他前世渡劫前曾到过的地方,不过很可惜的是,几百上千年过去了,即便这一地区真是他前世渡劫的地方,也早已大变样无法辨认了,所以最终恐怕还是得从东山五祖寺寻找有力的物证线索。
但有句话叫做无巧不成书,方杰随父亲抵达方家祠堂所在的方家村后,很快便有机会瞻仰到了方家的族谱,准确点说,“瞻仰”这个词用在方杰身上并不合适,因为二十四册方家总族谱里的第一册首页开篇,明确记载了一段令方杰目瞪口呆的内容。
《北江省铜城市五祖县五祖乡方家村方氏家族宗谱.卷一.谱引》:“追本溯源,方氏本族,初世祖姓方,名杰,字世杰,号紫薇居士,系宋朝某方氏名望大族后裔,因方世杰公未予族母柳氏名分便突猝于东方山之巅,本族亦未归于初世祖之所在宗族,柳氏于宋开宝元年另行建宗,尊方世杰公为本宗初世祖……”
“初世祖方世杰公,自幼聪慧,七岁倒背儒家四书五经,九岁通晓天文地理,十三岁博百家之长习得一身武艺,十五岁习得中医药理能医百病,十六岁入洛阳太学院,二十岁入国子监,二十二岁受皇帝亲封太学院博士,官封正五品上,专授太学易理,二十五岁辞官,从此游历天下,追求易之极道……”
只看了开篇第一段话,方杰便傻眼了,对照着这份“简历”,他终于确信自己居然是“自己”的祖宗,同时,也回想起了族谱里所说的“柳氏”到底是何许人也……
“族母柳氏,本名柳芸烟,原为名门大家闺秀,因家道中落流落风尘,后于东方山卧云俺削发为尼,法号慧慈,后又因际遇初世祖方世杰公还俗,于开宝元年生有一子,字传名宗,即为传宗接代之意,妣于天圣二年……”(妣,母系长辈死亡)
“二世祖方传宗公,生财有道,倍增祖业,于宋天禧四年葬于东山,娶谢氏、黄氏、陈氏,有四子:刚、常、显、达。自此,方氏宗族开枝散叶……”
族谱里记载的有关柳氏和自己儿子的内容并不多,就这么一两句话,但了解柳芸烟为人的方杰却知道,这必定柳芸烟刻意避讳的结果,用以突出方世杰他这个宗主的身份和地位。
要说柳芸烟这个女人,只能算作是方杰前世一生当中无数的红颜知己之一,但比起其他红颜知己,柳芸烟这一生的命运是最为坎坷的,具体情况过于曲折就不多说了,总之其结识了方杰之后,刚怀上了对方的骨肉还没弄个名分就成了寡妇,且不论这事的责任是否在于方杰身上,只说这个事实就足以证明其命运有多么地坎坷了。
但即便是命运悲惨如斯,柳芸烟最终还是异常坚强地把孩子生下来将其抚养成人,为方杰留下了血脉的同时,居然开枝散叶形成了今天这个庞大的方氏家族,可以说,初世祖方世杰除了只有播种的功劳外,这个方氏家族能有今天,全部都得归功于柳芸烟。
对此,方杰自然是感激涕零,感慨万千,不由得回忆起了前世与柳芸烟邂逅的那段美好时光。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当然,这其中的因果缘分也谈不上谁对谁错,因为方杰当初在阵法尚缺一角的情况下,仍然拼了命的提前改运,其实有一部分原因便是为了柳芸烟。
只可惜,方杰最终还是失败了,而知道其内幕的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