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我是搞易术研究的(求收藏+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我是搞易术研究的(求收藏+推荐) (第2/3页)

  显然,如果说王翠萍先前夸方杰一表人才只是礼节性的客套话,那么现在,就是真的发至内心地喜欢上这个拿着一类本科文凭的孩子了,毕竟有出息的孩子,始终是家长们亲睐关爱的对象,这也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若是王翠萍和陈秀丽知道方杰其实已经将幼儿园到大学里所学的所有知识都“忘”了个一干二净的话,还真不知道王翠萍会不会如此另眼相看,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此刻正略带得意之色的陈秀丽绝对会当场气晕过去。

    “谢谢王大妈!”

    听到王翠萍的招呼后,方杰终于不再老僧坐定,而是礼貌地朝王翠萍躬了躬身,象征性地从茶几上拿了颗苹果放在手中后,又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那个放炮的张阿姨,这才将目光再次移向了电视机屏幕。

    显然,方杰虽然不知道那个张阿姨有意针对自己,但从众人刚才的对话中,他已经对其产生了些许的怀疑,因为听那位王大妈的语气,显然是对自己赞赏有加的,可偏偏就在王大妈正要说话之际,张阿姨却点了炮,成功地转移了王大妈的注意力。

    只可惜,王大妈年龄虽大,却一点不含糊,很快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其实要是一般人,是很难注意到这么一个小细节并且以此产生怀疑的,但方杰并不是一般人,注重各种细节和现象并快速对其进行快速的浅层次分析,已经成了他日常的习惯性行为,这种习惯就像是平常吃饭睡觉呼吸那般自然而然,根本就不需要专门投入精力去思考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很严重但却很有实用性的职业病,想改也改不了。

    而且,方杰在主观上,已经通过面相分析将张小慧列入人品有问题的“人品黑名单”了,再加上这个细节的判断,对其产生怀疑也就在情理之中,只不过,相对于张小慧的负面印象,方杰此时更关心的是众人谈话的内容。

    大学?本科文凭?一类重点大学?易术专业?

    这一系列“新名词”诱使方杰默默地在心中瞎琢磨起来。

    大学这个名词还好说一点,应该就是前世的“太学”,这个判断方杰毫不怀疑,因为他很清楚,前世太学者,乃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源也,而根据王翠萍对待自己的先后态度来看,方杰有理由相信,所谓的大学,应该就是“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源”,否则不可能表扬他很有出息露出一副十分欣赏他的样子,而张小慧在提问时也点明了大学是学校。

    只不过,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方杰心中多少又有些不忿,因为照他的理解,这个时代除了大学之外,兴许应该还有太学,而《说文.太学》条云:“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通俗点说就是,比“大”还要“大”的,就是“太”,那么太学肯定比大学级别高、比大学大,出来的太学士肯定比什么大学生要厉害!

    想当年,方杰曾是皇帝亲封的国子监太学博士,也就是太学老师,官封正五品上,如今倒好,不光被贬成了学生,而且还是低了一等的大学生,估计连九品都够不上,这叫他情何以堪!

    至于“本科文凭”,方杰简单地理解成为了“中心科目”或“重点科目”的文书凭据,倒也不算牛头不对马嘴。

    而“一类重点大学”,方杰也只是正确理解了其中一半的含义,猜想这个世界里的大学可能不像前世只有一所,而且还分了等级,而自己虽然只是读了其中一所大学,但这所大学应该是所有大学里的翘楚,比之太学,也算是矮子里的高个子了,这个推断倒是让他心理稍稍平衡了一些。

    至于“艺术专业”,方杰则完全理解错了,因为同音字的关系,他听成了“易术专业”,要知道,“艺术”和“易术”,完全是两个牛马不相及的词,可偏偏就产生了这样的误会,而这个囧得不能再囧误会,直接导致后来在方杰身上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当然,此时此刻,方杰觉得在以上所有名词的理解中,这个“易术专业”是他最有把握确定的,毕竟前世他叫方世杰,今世他叫方杰,前世他是易术大师,今世学易术专业那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都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就在方杰坐在沙发上胡思乱想之际,似乎是越挫越勇的张小慧再次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只听其啧啧赞叹道:“方杰这孩子真是了得,啧啧……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啊,有这学历,想来应该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吧?”

    一听这话,被击中要害的陈秀丽脸色当即沉了下来,心中郁闷之余,连忙有些担心地回过头看了看儿子,发现对方仍对着电视发呆似乎并无任何异常反应后,这才心下稍安,至于张小慧的问题,陈秀丽直接选择了当作没听见。

    “暗杠!”

    为了转移众人的注意力,陈秀丽手中本来是豪华七对听胡的牌,却还是咬牙把手中的四张八筒给暗杠了,同时心下暗骂这姓张的还真是个八婆,一个劲地问个不停不说,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总之无论如何,哪怕是不胡了,甚至还抗两番倒输点钱,儿子暂时没找到工作的事也不能穿帮,要不方家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不得不说的是,陈秀丽这一手“破财消灾”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牌桌上的其他三人当即神情紧张了起来,注意力被陈秀丽成功吸引了过去。

    可惜好景不长,杠完牌摸了两圈牌后,有心针对陈秀丽的张小慧再次旧事重提,只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