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人之术(求收藏推荐) (第2/3页)
客气着,心里却颇为受用。
平常在家里,陈秀丽对自己这个“不听话”的儿子是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但出门在外,讲求的是个脸面问题,听到别人夸自家的孩子,这脸上自然有光彩,但就是这工作……想到这里,陈秀丽不禁看了看儿子,又微微甩了甩头,连忙将这些烦心事甩到了一边,脸上保持着笑容跟屋子里的几个牌友寒暄客套着。
众人寒暄客套之际,方杰快速扫了一眼屋内的家居摆设后,便开始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众人,确切点说,是在观察众人的面相。
观察面相,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大致性格特征、总体命运和人品好坏,可以说是命理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命理师,更谈不上所谓的易术大师了。
从技术角度或者科学角度上说,一个人的大致性格特征、总体命运和人品好坏之所以通过面相来判断,是因为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无时不刻都在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长期作用到人体上后,其生理机能便会出现相应的表象。
另外就是,一个人在其性格和人品的隐性推动下,面部形态和表情往往会出现一些个性化的表象。
就比如说眼部特征,眼珠子喜欢斜视的人,大多是口是心非之人,益已害人,言不可听,而正视的人,其人中正,入党无偏,如果一个人的眼睛老喜欢习惯性地往上看,其心必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高于顶”,而习惯往下看的,必有感思之心,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便是这个道理。
总之,以上这些还都只是面相学中有关眼睛的一小部分常识,以此判断一个人的特征,自然有失偏颇,但如果将所有形态特征,如五官六府、五岳三庭、手足头面、声音心田、精神面貌、整体威仪……等等等等一系列表象全部综合起来分析判断的话,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准确,但也**不离十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面相学,其实就是一种察言观色的方法,也是一种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归纳学,所以许多经过现代教育的人固执地将其一竿子打死归为封建迷信学说,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其不经调查一概而论的观点和态度,本身就是不科学不客观的。
而对功力全失却亟待了解这个世界里的人和事的方杰来说,目前最方便、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就是观察那个人的面相,因为看面相是不耗费精气神的,更不会遭什么天谴,只需多留意、多观察、多总结分析,便能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论,做到心中有数。
当然了,方杰之所以观察众人的面相,主要还是因为职业病在作怪,毕竟对于一个易术大师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无意间穿越到另外一个陌生世界成了个半吊子的易术大师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陌生、新奇和不可思议,这要是不学以致用一下,那可就是天理不容了!
方杰的第一个观察对象是这家的女主人,也就是夸他一表人才的王大妈。
而根据王翠萍的面相来看,此人乃“形有余者”。
所谓“形有余者”,《广鉴集》有云:头顶圆厚,腹背丰隆,额阔四方,唇红齿白,耳圆成轮,鼻直如胆,眼分黑白,眉秀疏长,肩膊脐厚,胸前平广,腹圆垂下,行坐端正,五岳朝起,三停相称,肉腻骨细,手长足方,望之巍巍而来,视之怡怡而去,此皆谓形有余也。
而形有余者,一般心地善良,人品不坏,且长寿无病,乃富贵之荣,这一点,方杰也已经通过王翠萍的行为举止和其身上戴着的那些价值不菲的首饰,以及家里的装修布置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若说王翠萍面相上唯一的不足,那就是眼下的泪堂位长了一颗明显的黑痣,从面相学上说,此处乃面相十二宫之子女宫,说明其子女方面肯定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方杰也看不出,这恐怕只有亲眼看到对方的子女或拿到对方子女的生辰八字进行推算,才能作进一步论断。
毕竟,面相学不是万能的,很多命理只能通过观察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要想细致入微地了解,就必须用生辰八字推算,而很显然的是,别说方杰现在不可能弄到对方和对方子女的生辰八字,就算能弄到,以他目前的功力也不敢胡乱推演。
当然,就算他功力还在能进行复杂的推演,他也没那个闲情逸致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浪费自己的脑细胞。
不巧的是,在场的几位大妈阿姨当中,那个张阿姨的面相却与王翠萍截然相反,乃“形不足者”。
《广鉴集》有云:头顶尖蒲,肩膊狭斜,腰肋疏细,肘节短促,掌薄指疏,唇赛额挞,鼻仰耳反,腰低胸陷,一眉曲一眉直,一眼仰一眼低,一睛大一睛小,一颧高一颧低,一手有纹,一手无纹,唾中眼开,言作女音。齿黄而露,口臭而尖。秃顶无众发,眼深不见睛。行步奇侧,颜色萎怯。头小而身大,上短而下长,此之谓形不足也。
以上这些只是形不足者的所有特点,具体放在那位张阿姨身上,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