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让人留恋的牛津 (第2/3页)
多也舒服得多。而且很准时,而且英国的火车除了周末或上下班高峰,其他时间里几乎都是空荡荡的。在每一个城市火车站里,都会有很多种免费的导游信息和地图。别人的推荐的确很高明,坐在火车上,看着两边的风光,车速又不是很快,三个人一边聊一边看,入眼都是公园一样的美景,的确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要是稍有不足的话就是耽误在路上的时间有些长,足足开了将近一个多小时才到了牛津。来到牛津,自然要先去牛津博物馆,这是属于这所大学的博物馆。博物馆的人很多,走在前面的人都从兜里掏出钱扔到门口的一个小箱子里,问了旁边的人才知道,进博物馆的时候,虽然不收门票,不过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定,来这里的参观者要自愿捐献1个英镑。不过这一英镑交的实在是值得。看了博物馆才知道,陈雨才真正体会了牛津的历史。如果一个大学博物馆居然要用考古的方法来陈列大学自己的历史,那参观的人剩下的只能是崇敬了。“真是太悠久了,有机会真的要来这里好好住上一段时间。”参观完博物馆后,林南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难怪林南风会有这样的感叹,那些数百年前的遗址遗物,断石朽木,诉说着这个大学城的苍桑和多变的格局。现在牛津大学已经拥有了40多个学院,可说是饱经苍桑,子孙满堂。来之前,陈雨就听说,牛津并不只是一所大学,更是一座城市,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看着刚才从博物馆入口处买的关于牛津的旅游小册子,陈雨更加的了解了关于牛津大学的历史。“大雨,讲讲牛津的历史。”看陈雨看得认真,一旁国萧华提出了要求。看看国萧华,陈雨笑着说了起来:“国哥,你知道吗牛津之所以被誉为‘大学里的城市’,是因为牛津整个城市里都分布着大学建筑。在公元700年左右,撒克逊女王弗莱德威德在此地修建了一座修道院,从而成为牛津的最早建筑。13世纪,众多修道土聚集在牛津,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大学。现在的牛津40所大学分布在城市的各处……”陈雨给国萧华来了个照本宣科。不过即使如此,国萧华还是听得津津有味,要知道,牛津大学的每一处的校园,都像一处美丽的庭院,歌特式建筑塔尖直插云间,还有很多参天古树遮天盖日。眼下正是气候最好的季节,大片的草地上,随处可见或坐或卧的学生们,他们在草地上学习、聊天、听音乐,很多校园的建筑之间回廊环绕,让人对这所学校的魅力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林叔叔,我们的北大虽然也很漂亮,可是还是和这里有些差距,最起码咱们学校的环境就要比这里差上许多。”陈雨说。“是啊,北大和这里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省内的那些大学差距更大的,不过你认为差距到底在那里呢?”林南风向陈雨出了一个问题。“环境、设施这些都有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