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3.朕乃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3.朕乃天子 (第2/3页)

程度,沮授手中的人马也足够抵御敌人的大部分手段。

    只不过在赶往河南的路上,贾诩和郭嘉,以及跟随黄忠也一起混入这支部队的荀攸经过商议,却给了李书实一个新的建议,一个相当大胆却又似乎理所当然的建议。

    不要去管敌人对敖仓可能的进攻,干脆玩一把大的,去官渡主战场转一圈。

    而且这几个家伙给李书实的选择之一,也是首选推荐,便是那乌巢袁绍囤积粮草之处。

    几位谋士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考虑到敖仓附近不但有着曹操军中属于精锐的夏侯惇和于禁所部,曹仁也在那里留下了一定数量的亲信人马,同时那些来自并州的商队也会自带一些武装护卫,可以说如果袁绍以偏师进攻,只要整合的好,守军完全可以击退敌人。

    至于袁绍倾全力进攻敖仓。守军固然很难抵挡,但也不至于立刻便会战败失守,那么到时候完全可以留给曹操足够的反应时间并作出抉择——多半就是要偷袭袁绍军的大营或者其他战略目标。让袁绍就算截断曹操军与并州军之间的联系,最后也占不到太大便宜。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计算。对于并州军来说完全可以趁着敌人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时候将自己隐藏起来,根据袁绍的动作来决定自己的选择——到底是打酱油,还是配合曹操来一下狠的。

    只不过当这个提议提交到李书实面前的时候,这位并州军的主帅想都没想便把那个偷袭乌巢的提议大笔一挥给否决掉,完全无视了郭嘉翻起的白眼。

    开什么玩笑!

    李书实固然是知道乌巢之于整个官渡之战的意义,尤其是听到袁绍依然将淳于琼发配到那个地方之后更是明白乌巢是多么的容易被人烧成白地,可也恰恰是这样,才让他在第一时间便否定了这个诱人的想法。毕竟现在的官渡可是袁曹两位好基友之间清算他们感情的时候,你说李书实一介外人参与进去算是个什么事,尤其他的举动还让他成为万众瞩目的主角。

    不好,这真真是极为不好的。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书实还没有注意到袁绍军那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攸那可怜的一家子已经疑似因为某个家伙的谋划而死光光,完全不需要他去抢戏。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没有发生许攸那档子事,而曹操还没有注意到乌巢这个战役的关节点,那么李书实也不介意通过自己的渠道令曹操注意到这一点——比如让曹纯给自家老哥写封信什么的,又或者是让子龙酱给某位独眼天然呆写封信刺激刺激?

    总而言之方法很多嘛。至于这样的行动会不会刺激到曹操某根敏感的神经什么的……反正都是曹家亲戚,再怎么砍,也砍不到自家亲戚的头上吧。又没有非要他们说是并州这边告诉他们的嘛……

    好吧,这么一想果然还是让曹仁说比较合适,毕竟夏侯惇那可是个天然呆啊。

    给你讲一个笑话:夏侯惇可以在曹操面前保守任何秘密。

    至于这样的行为会不会坑到曹仁什么的,李书实觉得这完全就是互惠互利嘛。

    当然,考虑到敖仓毕竟囤积着的是并州人的财富,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对于并州的gdp和gnp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也还是给了身在河内的麴义一道命令,让他将一部分部队换防到敖仓北部黄河对岸的隰城——这里曾经隰成县的县治所在地,虽然这里因为地势低洼。一旦黄河出现洪水很容易便淹没这里的田地,但因此而让这里的土地变得肥沃。哪怕到了东汉的时候被裁撤合并,但隰城的城池依然保持的颇为完好。可以供部队驻屯。

    而并州军则跑到官渡曹军大营附近——这是一个既不会太过引人注意,也方便并州军打酱油,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大事却也能立刻赶得上的位置。

    事实上也恰是如此,刚到官渡曹操军大营附近,便发现留守的曹操军和张三爷统帅的刘备军正与在袁绍的命令下进攻曹操军大营的高览所部对峙。结果没等李书实正式下令,仅仅只是露出坏笑的表情,小强等人便纷纷鼓噪前行,打了正在对峙的一群人一个措手不及。

    而最先反应过来的自然便是曾和李书实身边那一票战争贩子们并肩作战多年的曹子孝,第二个反应过来的则是原本就觉得很是无聊的张三爷。至于作为被攻击对象的高览,直到他的部队被击溃,自己也被张颌生擒,看起来还是有些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刚才都发生了什么。

    不过也恰恰因为有了高览的透露——虽然只是只鳞片爪,可是在几位谋士的抽丝剥茧之下,却也基本上分析出了事情的全貌,尤其许攸对于那位袁家庶子颇为关注,又是事关自身,自然透露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让曹家班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刘协身为皇帝从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