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容,到底可以有多大(中) (第2/3页)
风格,以及贾诩留下的那些情报人员的帮助,晋阳可以说是并州军治下最难煽动的地区之一,也是让李书实和诸将可以安心在外面打生打死的重要保障。
当然,百密终有一疏,不过韩暹这样的漏网之鱼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个别情况,虽然如此却也依然让李书实和小强等人吓了一大跳,之后更是做出疯狂的报复举动。
掀开门帘,刘协觉得自己的三观似乎再一次遭到了可耻的刷新。
帐内两个正双手紧握,四只眼睛含情对视的家伙虽然看起来基情满满,可仿佛整个营帐之内都飘散着属于男♂子汉的气息,可是当你仔细一看,却发现当中刘协不熟悉的那个人,头发散落,身上更是衣衫褴褛。衣角更是沾满了带着腥臭气息的泥土,整个人都显得狼狈不堪。
至于曹操,则更是让刘协见到了什么叫做“演员的自我修养”——不过是短短的一段路,曹操在与刘协谈话时所穿着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外袍就如同变魔术一般不翼而飞,而脚上的鞋子更是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上面满是尘土。话说就算营地内的土地早已经平整完毕。可是地面上难免会有些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石子,以及凸起的小石块,快步踩在上面,就算没有因为下意识的动作而导致崴脚,那因为猛烈撞击而产生的疼痛感也绝对不轻。但是为了这眼前之人,曹操却如此煞费苦心,看起来眼前这陌生的狼狈之人应当是大有来头。
“来来来,容操向陛下介绍。这位乃是南阳名士许攸许子远,却不是那些酸臭腐儒。而是真正有才能,可以安邦定国的大才啊。”
甚至不需要曹操打眼色,刘协便对着许攸躬身行礼,虽然不是甚么大礼参拜,但作为一位皇帝,哪怕在这个乱世之中已经没有多少威严,他依然是个名正言顺拥有着名贵血统的皇帝,一个从理论上来说高不可攀的存在。能够有这样的礼节,已经足够证明他对许攸的重视。
或者说如果刘协真的对许攸大礼参拜。除非另有目的,否则反而多少有**份。
最重要的是,刘协给许攸行大礼,是否考虑过曹操和他的亲信陈宫的感受呢?哪怕酒桌上的时候杯子面对不同人的高度和倾斜角度都有着极大的讲究,更不要说这些更加明显的事情。
所以总体而言,刘协的这个表现还是可以评价为优秀的。而且因为曹操没来得及使眼色,完全是刘协自发的行为,又为他的这一表现加分不少,至少许攸看向这个年轻皇帝时眼角流露出的不屑一顾因为这一礼而收敛了很多,他直到现在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位皇帝会出现在这里——这很显然并不是之前袁绍军内部讨论的完全是处于曹操为了对抗袁绍而推出的一尊吉祥物。而许都发生的事情或许也不能简简单单归咎于曹操和陈宫的智慧。
至少陈宫能够在背叛曹操后还能有机会继续与曹操同殿共事,显然并非出自于曹操的大度。
当然,许攸虽然习惯性地不自觉替袁绍军考虑,但他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状态。
“陛下乃是一国之主,身份尊贵无人可及。吾不过布衣草民,何须恭谦至此。”
“光武皇帝可以不在乎严光的冒犯,那么我向贤才行礼又怎么能被指责呢。”
同时曹操也在一旁出言说道:“公乃操故友,又岂敢以名爵上下乎!”
许攸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曹操,这才泪如泉涌——这倒还真不是他故意演戏,毕竟只要想到自己那被杀的一家老小,许攸当真是痛彻心扉,这眼泪自然也不会做假。而配合着他如今落魄之际的模样,倒也当真是颇有几分“一把辛酸泪”的精髓。
“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收录。”
从许攸说这些话的表情看,比起伤心,他内心之中对于袁绍的怨愤显然占据了更多的份额。
曹操和刘协虽然并不清楚河北发生的那些事情,但他们却可以从许攸那极为露骨的表情中感受到他的态度,尤其是曹操,同样曾与许攸交往过的他觉得自己对这位故交也算比较了解,自信自己绝对不会看错,许攸此时的表现绝对不是什么演技。
如此看来只怕袁绍阵营内部必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否则以许攸的精明,又怎么可能会被逼到这般田地,前来投奔依然显得有些势弱的曹操军呢。
当然,如果能够确定许攸是真的前来投奔,那么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却还是身为袁绍高级幕僚参谋的许攸到底能够带给曹操军带来哪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毫不掩饰自己此时此刻兴奋至极表情的曹操立刻开口问道:
“子远肯来,大事济矣!愿立即教我破袁绍之计。”
说完,目视一旁的曹洪,于是心领神会的曹洪立刻便将这处营帐围了个水泄不通,而那些不幸听到的从人,除了可以信赖的人外。其余一切无关人士立刻软禁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