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北方变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9.北方变局 (第3/3页)

豪强间的抢手货。

    最重要的是,再也没有人在李书实面前唠唠叨叨什么“礼义廉耻”之类的东西,在现实的利益面前,那些世家豪强也会帮助李书实去抵御那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陈词滥调。

    好像有点偏题了?

    好吧,上面所说都是正常的草原部落会做出的选择——要么就好像滑不留手的泥鳅。与你游击到地老天荒,要么就会成为令人头疼且并不容易解决的包袱。

    当然对于后者袁绍并不抱太大期望,事实上就算是他现在也在尝试利用那些犯罪之人和流民进行很多重体力劳动,以工代赈也是灵帝刘宏士气就已经出现的事情,并非什么新玩意。

    至于那些不正常的非人?

    没有了操控的他们完全就是一群只知道杀戮的傀儡,对于有组织的并州军而言这样的一群家伙虽然数量似乎让人有些头疼。不过想要解决也并非太过困难,更别说他们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实力已经远远无法与巅峰时期相比。

    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甚至按照某些人的推算,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非人傀儡的力量流失的速度会大幅增加,就算是不管他们只要有个三个月小半年他们自己就会化为一堆尘土。

    真正的尘归尘,土归土,一丁点经验也不留给你。

    好吧,不管以上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反正李书实的部队在战争结束后不但没有南下。反而从代郡一路北上,看起来似乎是要去弹汗山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扫荡,而在他动身前,那些自称自己是“无奈被逼只能从贼”的鲜卑各部首领和几只乌丸部落的首领已经自告奋勇前去“帮助”并州军扫平前路上的那些“障碍”。

    考虑到一连串的战斗之后部队的确需要休整,更重要的是拓跋力微的队伍还要等一阵子才能到,所以李书实也并不会太过着急,正好让那些家伙继续上演狗咬狗的剧目。

    不过在这出戏里,有几个人还的确是非常值得李书实的注意。

    比如李书实能够记得住姓名的轲比能。还有据说是骞曼从兄弟的扶罗韩和步度根兄弟,以及李书实并不太熟悉的据说是阙机庶子的沙末汗。

    其中打得最为有趣的却不是轲比能。而是那扶罗韩和步度根兄弟二人。

    说起来若论起备份,其实魁头与这两位同样是从兄弟的关系,只不过通常来说当亲戚反目的时候,彼此之间的争斗通常会更加激烈,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大抵上比外人更加知根知底,所以一招呼起来也往往是朝着最致命的地方攻击。而且彼此的血脉也更容易激发那种背叛后欲遮掩的心态,自然下手也最是凶狠。

    不得不说,魁头竟然没能看出自己这两位从兄弟也是狠人,显然这两位平日里的“演技”也是有着相当的水准,而这样的演技大概应该是从檀石槐那里继承来的吧。毕竟不论是魁头、骞曼。还是这哥俩,似乎一个个都很擅长在暂时不得势的时候表现的极为隐忍,然后只要得到机会,就会对自己的亲族下死手。

    更别说这一次他们下手下得还是那么的理直气壮。

    至于那几个乌丸部落中,则是通过太原乌丸和西河乌丸的关系投靠过来的,李书实同样将他们驱赶到围攻弹汗山的战场上,如果他们无法立下足够的功勋,那么李书实并不会介意对乌丸人的上层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行动。

    洗洗更健康嘛。

    而乌丸人中同样有令人不得不感到赞叹的人物,比如那位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还没有施展就被张辽一次经典的猛将突袭给砍了脑袋的蹋顿,一个和孙权比起来明显没有王八之气的家伙,当然估计也是北方没有南方那么发达的水网,就算有溪流,蹋顿身边也没有凌统、吕蒙这样的忠勇之臣,甚至那些部下们还打算看一看领导的“精彩表演”呢。

    嗯,作为最佳男配的话当真是一流,唯一能与之相比的便只有同样身处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死在二爷青龙刀下的颜良童鞋。

    不过在这个位面,见到了新大腿的蹋顿显然不打算继续与楼班争夺那已经快成为破船的部落首领以及辽西乌丸大人的称号,他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李书实直属的将领。

    就好像乌则那样。

    话说曾经的乌丸少年竟然能够在李书实这里担任两千石的太守职位,就算不是什么要紧之地,而是偏鄙的边疆地区,可是对于那些乌丸人乃至于更多的胡人而言无疑是令人兴奋的。

    其实就和当初汉匈交锋的时候大家总是会给投降过来的对方阵营的重量级人物以更高规格的礼遇类似,就是要个示范效应,虽然大多数都被投闲置散,但不是也出了金日磾这样的大汉名臣么。

    不过,除了这些事情之外,真正让李书实选择滞留北方的,却是另外的事情。(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