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3/3页)
可以说是一个妄想吧。
所以纵然很多手段有些激进或者出格,但他的目的依旧希望能够维护大汉这个帝国的存在。
如果说李书实这边的理由多少还存在着一点点浪漫主义的话,那么曹操和袁绍这边就完完全全是现实主义的问题。
正因为三角的力量让李、曹、袁三方之间互相顾忌和提防,所以曹操同样不可能真的将李书实逼向对立面,因为那很可能将会意味着李书实和袁绍的联手。
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曹操可从来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尤其是经历了讨董之战时并州军与公孙瓒军在河北打生打死,等到了清河之战的时候却又联起手来对抗自己和袁绍的联军,之后这交战的双方又因为袁术的强势表现化干戈为玉帛,最后又因为彼此间的矛盾陷入到这混乱的局面。
也就是说,真要是令并州军感受到足够的威胁,其未必就会坐以待毙,甚至就算并州军没有与袁绍军取得实质性的盟约,可是只要袁绍在东,李书实在西,双方在互相提防的状态下对曹操军采取共同的行动,那么对于曹操而言也绝对是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那么,曹孟德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因为很清楚的考虑过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才更会让人觉得曹操此举与其说是对并州军态度上的一种试探,倒还不如说是对并州军的激怒。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获得极大的成功。
“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是三角形的关系,但事实上我们都忽略了这个三角形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点,一个往往会被我们,也会被很多人都忽略掉的一个点。”
“文和先生说得不错,如果将这个点的态度引入进来。这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哎呀,不知不觉那个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坎坷的至尊竟然也已经成长到这种程度。”
至尊?
是的,汉帝刘协虽然在世人的眼中存在感并不算高,但是若真的将他完全忽略,至少在这个位面或许并不太容易,因为不似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小皇帝驾临许昌的时候。曹操平定了兖州的叛乱,兵强马壮,小皇帝自然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好看的吉祥物。
而在这个位面,曹操得到小皇帝的时候正处于事业的低谷。纵然手下汇聚了一起能征善战的猛将和运筹帷幄的谋臣。可先不说这阵容与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同期水平相比是否有所不足,单就其所能掌控的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远远不如,甚至还要面对南方袁术咄咄逼人的侵攻,就算称之为摇摇欲坠也不为过。
也就是说,曹操军能够发展到现在,固然有曹操坚韧不拔的努力,但也不可忽视汉帝刘协在陈宫。甚至荀彧等人的帮助下,起到了并不算小的作用。
所以哪怕中原地区群情汹涌,但只要这位小皇帝对并州军依旧心存善意。也能够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到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天下的舆论风向。
那么小皇帝对于李书实和并州军到底怀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具体的程度到底如何李书实也好,那些志比天高的谋士们也罢,大概是都无法准确猜度,但有一点却是大家都有着共识的,那就是比起并州军。刘协绝对是更加不喜欢袁绍的。
这两位之间的梁子可是很早就结下的。
可以说从已故的汉灵帝刘宏准备册立新帝开始,袁绍就一直站在刘协的对立面上。
或许以刘协与他的兄长刘辨之间的关系。这位大汉现任皇帝或许不会对兄长的登基有什么太多负面的情绪。但随着年齿的增长,对于那些忤逆自己尊敬的父亲将刘辨强行推上帝位。而且还造成了天下大乱,大汉的江山失去了最后遮羞布的何进和作为何进主要谋主的袁绍,这位目睹了大汉风雨飘摇每一幕,就算现在就将末代帝王的头衔加在他头上或许也不为过的小皇帝绝对是恨得咬牙切齿。
如今何进已死,那么火力自然而然便集中在袁绍的身上。
更何况袁绍之后的所作所为更堪称是火上浇油——董卓纵使手段上的确不适合成为执掌天下操纵权柄的那个人,但袁绍这期间的所作所为于公于私就与他之前纵兵于洛阳皇宫烧杀的行为并无二致,另立新帝的举动更是让刘协直接将这个人拉进了黑名单里。
而等到袁绍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其抛掉大汉的旗帜另立新朝的趋势愈发的明显,只不过因为自身还不够强大,担心自己叛逆的举动给其他人借口群起而攻之,这才还对朝廷保留了表面上的那一丝尊敬。
当然,也仅仅只是表面文章而已,话说私底下给鲜卑人许愿封王什么的,怎么看与刘表郊祭天地,以及刘焉逾制使用各种车马服饰都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事情。后两位好歹还有一个宗室之名,从法理上讲也有继承大位的资格,可袁绍这样的行为呢,那当真是无可辩解。
身为汉帝的刘协不喜欢袁绍,自然担心李书实成为袁绍第二。
于是顺应着中原世家对并州的不满,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试探,这样一来就算是荀彧也会在暗中给予一定的帮助吧。
“所以主公是打算答应下来么?”
“是啊,毕竟对方说得好有道理,实在是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
“就不怕对方的胃口越来越大,到最后变得贪得无厌么?”
“那么我大概就可以效仿当初匈奴的冒顿单于对待东胡单于的故事了吧。而且曹孟德真的会允许事情演变成那个样子么?同时树立两个强敌什么的。”
“可是也许会让对方变得更加胆大,比如趁火打劫什么的。”
“嘿嘿,曹孟德这一次实际上也是被那些世家给胁迫了吧,趁火打劫这种事情,就连自己内部都没有能够理顺的情况下,真的有力气去做么?”
“可是主公您也需要知道,一位被认为是忠诚的人只要做了一件违背忠义的事情,就有可能会被当做是十恶不赦的奸邪之徒。可若是一位反复小人做了一件忠勇的事情,反而可能会有很多人在未来称赞他。所以请您一定要三思。”
“任何时候,能够完成自己的理想就已经不容易了,至于后世的评论,先但求问心无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