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将对将,帅对帅(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将对将,帅对帅(完) (第2/3页)

的乱民,有呼啸而起的黄巾军残部,有依靠传播邪那个啥教让士兵们吸食精神毒那个啥品而构成的不怕死宗教兵团,有从东海海岛上跨海而来的水贼海匪,也有从泰山郡的群山中走出来的山贼匪盗。同样会还有徐州世家豪强所豢养的私兵。

    这些敌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部队中骑兵极其匮乏。

    也就是说陶谦手下丹阳兵的辉煌几乎都是在与步兵的交战中获得,可他们对抗骑兵的能力到底如何,却并没能得到实战的检验。不过从许耽统帅的丹阳兵并不敢与刘备在野外拉开阵势来上一场轰轰烈烈大战的事实看,只怕在许耽的内心之中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

    这当然不是说越人不擅长骑兵。反而因为越地之人手脚灵活。经过训练后他们在马背上冲杀和骑射的技巧并不逊于北方人。甚至在无马鞍的条件下,灵巧的越人表现的更加出色。

    就好像曾经在楚汉战争中大放异彩的西楚霸王项羽的亲随,那支秦末纵横天下的骑兵便是由楚地与越地之民构成的。而这支军队的风采更是不需细说。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需要有马匹可以训练,有肉食改善身体。如果达不到这些条件,就会变成如史书中所说的那样“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了。

    且不提汉代对于军马的官制到了什么程度,单说北方的良马被贩运到了南方究竟身价飙升几何,绝对不是哪怕是小富之家能够承受得起的。况且山越之民本就穷苦,再加上一些无良官吏的欺压,只能靠躲在山林之内打游击,偶尔外出劫掠过活。纵然是练就出了一身跋山涉水箭无虚发的好本事,可对于骑兵一道却可以称得上是“只知道猪跑,没有尝过猪肉”。

    这样的山越义从,面对夏侯渊派出的精锐骑兵,虽说数量上夏侯渊的骑兵仅仅只是山越义从的一半,但甚至不需要冲锋冲杀,只是配合自家步兵在远处用弓箭逐渐消磨那些山越义从的斗志,便已经足以令本就没打算真的为袁术卖命只是想来赚笔外快的山越义从崩溃掉。

    而程普手上的那支被周瑜看作是右翼部队底牌的骑兵部队,则仅仅只能与夏侯渊留下的另一半骑兵部队拼一个旗鼓相当,看上去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因为夏侯渊手上的骑兵终归要多于程普,而程普的武力也无法像孙策那样通过压制住夏侯渊来扭转战局。

    最后为了能够保护这支对孙策未来征战有着重要意义的部队不会浪费在这里,程普不得不在损失了百余骑后命令自家的骑兵部队缓缓后撤离开战场,将山越义从的后背扔给了联合军。

    虽说袁术曾经承诺只要赢了这次对曹操军的战役便会放孙策单飞,但如果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承诺就为袁术这个并不怎么注重信诺而且最近越来越反复无常的家伙拼上身家性命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如果到时候拼了老命赢了战争但是袁术最后却翻脸不认人,试问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翻脸吧,手下都拼光了。

    不翻脸吧,继续待着还会觉得晦气。

    这还是程普不知道蔡阳与孙河之间那档子事的前提下,若是他知道了这件事,只怕更会火冒三丈,认定自己的判断,同时也能够更清楚孙策到底在袁术心中的地位是个什么样子。

    毕竟就算蔡阳再如何狂妄,若孙策真的是袁术身边的红人。给他十个胆子只怕也不会做出那么鲁莽的举动,反而应该会紧跟孙策身边不说拍马屁吹捧也是要努力拼搏博取功名。

    孙策或许年轻有冲劲,周瑜或许很聪明,这些程普都是远远不及的,但作为一名从北走到南,经历了太多太多是是非非的年长者,程普却有着属于年长者经验的智慧和狡猾。

    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周瑜才敢将手上重要的一支部队托付给他,而他也恰恰在判断了局势后选择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令人不齿但却符合孙策利益的决断。

    不论孙坚还是孙策,都不是与袁术一条心。从来都不是。反之亦然。

    至于骑兵撤走后会让顶在最前面的山越义从遭遇到怎样的灭顶之灾,那已经不在程普思考的范围之内,最多派个人告诉周瑜,加入孙策不能在短时间内取胜的话。不但那支骑兵不会返身再战。就连那些属于孙坚军的旧部也会开始缓步撤离战场。

    他有这个权力。虽然孙策没有明说,但周瑜在私底下是给了他这个权力的,而相同的权力。左翼的黄盖手上同样拥有,由此可以看出周瑜的内心其实同样对袁术没有多少信任。

    不过,这一切显然并没有对孙策明说,毕竟这些老狐狸和小狐狸很担心孙家大少会不会因为那位虚无缥缈的袁家小娘子的青睐便做出什么热血上头的事情,毕竟年轻人嘛。

    这不,大概是被蒙在鼓里的孙策眼瞅着战场上的局势对己方愈发的不利,心情越来越急躁,手上的动作受到心态的影响而变得愈发的散乱,空有巨大的力量却似乎受到了什么限制一般,怎么样都使不出来,反而感觉从攻来的那杆长枪上传递过来的力道越发的强大。

    不是说时间是自己的盟友么?为什么对面的老家伙竟然是越战越猛而自己则恰恰相反!

    “好厉害,真的是好厉害,不知道并州的童先生是否也能有这么厉害!”

    当局者或许还会因为身处局中而感到迷茫,但在一旁掠阵的夏侯惇却看得清清楚楚。

    这年头虽然没有太极拳太极剑什么的,那是很久远以后的事情,但是借力打力这种思想却并非完全没有,而且这反而是相当高级的技巧,没有一定年月对武艺的磨砺,那是决计无法用处这样的高级技巧的,因为这需要对手眼配合和个人经验要求极高。

    而韩老将军此时所用的,正是这样的一种高级技巧。

    当然,虽然夏侯惇下意识就将韩老将军与曾经也算是指点过他的童渊进行比较,但因为他从来都没能见过童老头的真本事,毕竟以夏侯惇的本事还逼不出童老头全部的真才实学,所以他说话的语气中十分却是有八分是疑问和不太相信。

    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