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将对将,帅对帅(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4.将对将,帅对帅(中) (第3/3页)

下来的练兵方法和心得做了归纳总结,然后又从曹仁、夏侯惇那里得到了一些他们的练兵心得,又通过各种关系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所能掌握的资源,然后才开始着手部队的组建工作。

    这支千人规模的近卫骑兵从整体上来说继承了当年曹纯为许家堡打造的玄甲骑兵的特点,只不过在人员构成上显然比许家堡更加的复杂——除了有许定从许家堡中带来的曾经属于许家堡的私兵和依附于许家堡的江湖游侠儿,还有来自曹操军其他基层部队层层选拔来的各种好手,以及经过曹仁、夏侯惇的介绍下投奔而来家世“清白”的游侠儿。

    成分如此复杂,自然不容易管理。

    可惜许定没有自己弟弟许褚的天赋,也没有曹纯那出色的手腕和曹氏宗族的金字招牌,所以这几年的时间他一直都很疲惫,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如果不是曹操给予了他绝对的支持,许定觉得自己要么就会选择归隐江湖要么大概就是用三尺白绫留个全尸。

    不过现在,至少看上去这支部队还是拥有着恐怖的力量,几次烈度并不大的战斗中也显示出了远强于当初许家堡的玄甲骑兵的力量,,只要通过一场高烈度战争的考验,就会发生最后也是最根本的蜕变,而到那个时候,许定觉得自己或许也就算是功成名就了吧。

    相比于曹操这边混杂了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虎豹骑和虎卫军却又四不像的玄甲骑兵,曹操手上的另一支王牌部队听起来就靠谱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李书实亲自跑到濮阳给刺激到了,还是说因为袁绍认为对公孙瓒的战斗看上去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而且公孙瓒也已经翻不出什么花样来,所以正好可以调整一下兵力顺便支援一下自己的好基友,反正不论是怎样的理由。袁绍派过来的支援部队被临时换成了他手上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从西北战场大战归来而后又纵横冀州、幽州的陆战强兵,大戟士。

    虽然因为李书实这只蝴蝶的存在,没有了麴义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支晓习羌斗且擅长弓弩的先登死士,袁绍军最出名的便是大戟士,在实力强劲的韩老将军的率领下,前来支援曹操。

    韩老将军自然是曹操请求支援对抗孙策的王牌之一,而大戟士,虽然同样有些出乎曹操的意料,但是却并不妨碍这只黑皮矮子毫不客气的将指挥权拿在手中。

    大概之前袁绍也有过吩咐,这三千大戟士倒也没有什么反抗的**。交接工作十分顺利。

    至于其余的那六千大概是袁绍新招募的新兵和接近千人规模看起来也不算多么精锐的骑兵部队。则交给李典、朱灵、史涣以及袁绍军的晏明、吕旷、吕翔等人分领。

    其中袁绍军的几位将领都是骑兵统领,他们似乎也不愿意让曹操军染指这支骑兵部队。或许袁绍是打定主意用这次战争来磨砺他麾下的骑兵和统帅骑兵的将领们。

    再加上由夏侯廉和来自刘备方的阳群所统帅的五千轻步兵和弓兵的混编部队,曹操右翼的力量单从士兵数量上来说是要超过左翼,而且三千大戟士单从名声上来说冠绝曹袁联军。再加上许定耗尽心血打造的玄甲骑兵。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曹操的右翼也拥有很强的进攻力量。

    另外,曹操还在本营之中还留下了两千士兵作为预备队,率领这支部队的是曹操身边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被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奇才——戏丑戏志才。

    虽然说是预备队,但实际上这支部队同样是曹操预留的后手,因为这支部队的核心并不是将领们,而是曹操阵营中的文官——包括戏丑所统帅的道士部队,满宠满伯宁和毛玠毛孝先所统帅的风水士部队,还有同样披麻戴孝一身素白的曹操之弟曹德和泰山太守凉茂所率领的策士部队——这些文官虽然人数不多,但若是让他们发挥出来,却是最为棘手的一群人。

    曹操一方的总兵力大约三万三千余人,比对面的袁术军略多。不过考虑到孙策这个不安定的因素,曹操一方却也绝不敢大意,毕竟他们吃过的亏实在是太多太多。

    另外稍稍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李书实那个方向上的曹操军中,还是这个方向上的曹操军,所有的战斗序列中都找不到前陈留太守张邈及其下属的名字,江湖上一直有传闻说袁绍对张邈不战而逃十分的不满,甚至还曾经多次写信给曹操要求曹操杀掉张邈以正军心。

    曹操虽然同样对张邈的脓包表现非常不齿,不过考虑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一直没有动手的表示,但却也同样将张邈排除在了曹操军的战斗序列当中,甚至就连张邈的心腹赵宠,也同样仅仅只是被封了个闲散之职,留在濮阳无所事事。

    就算是张邈因此而感到担心想来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吧。

    两军列阵完毕,曹操可以登山眺望,周瑜也可以暂时登上蛇丘城的城楼之上眺望敌阵,虽然无法准确把握敌军的动向,但基本上也能对敌军大部分的布置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不得不说的是,曹操与周瑜倒也真有几分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虽然周瑜摆出的是左中右三军而曹操只摆出了左右两军,但总体比较而言,双方都是右翼略强于左翼,只不过唯一有些不太相似的,便是曹操将自己的突击方向实际上放在了略弱的左翼,而周瑜则完全放在了右翼。而这也将注定这一侧的战斗将会极为的惨烈。

    周瑜此举颇有几分无奈,因为在这样的开阔地形当中,骑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更加优秀的曹操军显然更占优势,这逼着他不得不采取“赌一侧”的方式排兵布阵。

    而反过来的曹操呢?他大可以玩一个两翼齐飞,就算自己的左翼实力略弱,但在这样的丘陵平原地形下,步兵对骑兵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十不当一”。

    所以说这一战的关键,曹操军在于如何限制孙策的发挥,而袁术军则是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孙策的同时,抵挡住曹操军强大的骑兵部队的突袭。(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