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面的形象是非常重要滴(上) (第2/3页)
国家出现之前,伊吾城恐怕依然会这样屹立在西域的土地上。
李书实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座通体漆黑的城池。
城池的规模其实并不算小,毕竟这里曾是大汉在西域一个相当重要的据点,看规模即使是驻屯三千名士兵以及士兵的家属和一些附属人员都尚有些许富余,应该是百年来逐渐增筑的结果,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想要靠一千人守住这个可以容纳万人的堡垒着实有些困难。
能够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却依然维持了这里的dú lìxìng,伊吾的城主也算不易了。
其实对于突然出现的大汉军队,伊吾城内的百姓们同样感到非常的好奇。
他们之巨大部分都是大汉留在这里的屯田部队的后人,从小都听过关于大汉的军队是何等庞大,军容是何等威视,但是他们的记忆却找不到与之相关的记忆,反而是车师人、蒲类人、鲜卑人、丁零人……这些来自异族的各sè人种反而充斥于他们的生活之。
唯一可能与大汉有关的回忆除了这里所剩不多还未破损的大汉制式兵器甲胄,就只剩下偶尔出现的往来于西域的商队所带来的来自于大汉的商品。
只不过对于这些人来说那些商品基本上都是些高档玩意,至少也不是他们这座破败的军事堡垒的挣扎着生活的百姓所能消费得起的东西。
于是,至少大汉在他们的心目增添了一个“富饶”的标签,因为他们能够用得起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相当昂贵的商品。至于那些商品真正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他们真的是完全不知。
所以,当他们看到城外那群人身上穿着他们似曾相识的甲胄,手上拿着他们艳羡不已的兵器,虽然因为长时间赶路使得身上灰蒙蒙的看上去似乎有损形象,但是气势上似乎比他们见过的任何一支部队都要逼人的样子,甚至不少人的双腿开始有些颤抖起来。
虽然他们并不介意和打算破坏他们最后的家园的侵略者同归于尽,但是他们也实在是有太长时间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血战,再加上被呼唤起的来自于记忆的那些描述大汉那强劲军队的故事,这些人显然不认为自己这群比之军人更像是农夫的守军能够抵挡对方多久。
“这就是伊吾么?真是破败如斯啊,既然这里不欢迎我们我们就稍稍知趣一点吧。”
既然对方不愿意和己方发生关系,那么李书实也无意耽搁时间,虽然班复说自己对于这里的路程并不熟悉,但是从现在来看他还是有些谦虚了,至少这将近三千人的部队没有因为沿途的戈壁而发生诸如迷行或者因为寻找不到水源而发生非战斗xìng减员或减马的事情。
而且从这里向西就是车师人的范围,虽然车师的几个国家之间关系有些复杂,但是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想要抓到一些土著做向导还是很容易的,并不需要非常担心。
可是,就在李书实一拨战马准备离开的时候,眼前的那座黑sè堡垒的大门却突然打开。
从城走出来的是一位满头华发满脸褶皱的老人,拄着木杖,步履有些蹒跚,让人有一种仿佛刮来一阵强风就能将老者吹飞的感觉。
看到老者让李书实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在伊吾的城头发现老人的身影,虽然距离有些远,视线并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李书实依然看到的都是些头顶是黑sè的人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