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新鲜血液的注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7.新鲜血液的注入 (第3/3页)

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下,原本一直与并州军关系比较紧张的世家豪强们,也逐渐有缓和的迹象,甚至一些年轻的世家豪强子弟被试探xìng的送入到了官学之中,而那些原本一直被隐藏在家中保护起来的最为优秀的子弟也开始进入到了李实的官僚体系之中。

    在这些人当中,李实最为欣喜的是来自太原郡的“二王”和来自河内的杨俊。再加上早前便到了李实身边的毌丘兴和小贾逵,李实忽然觉得自己身边似乎也变得人才济济起来。…,

    这太原郡的“二王”便是太原郡内齐名的两位少年子弟,虽然都是王姓家族出身,但是一个是来自祁县,一个是来自晋阳,具是太原郡内实力强大的家族。

    其中来自祁县的名叫王凌,是当朝已经官至司徒的王允的侄子,原本是跟随王允在洛阳求学,后来因为洛阳动乱以及董卓入京,王允一来对洛阳的局势感到担忧,二来也希望自己这位优秀的子侄能够回乡潜心钻研学问,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出仕,争取获得孝廉的举荐。

    是的,虽然王允从个人观感而言对李实并不是十分感冒,但是当他跟随刘宏到西河转了一圈后却也不得不承认哪怕李实某些做法非常具有佞臣的潜质,不过至少李实还是一个相当爱民的官员,而且其辖下的地区也称得上政通人和,虽然这其中的功劳很大一块属于李实的那些优秀的手下,做这样主官的手下应该能让王凌获得不小的锻炼。

    之所以直到现在王凌已经十八岁了才响应了李实的征辟倒不是王凌对李实有什么不佳的看法,反而这位与李实的年纪相差不大的年轻人对李实相当的认可,对于他小小年纪便取得这样多的功绩感到佩服。也正因为这样,他认为自己除了在学识和文采上应该进一步丰富自己之外还需要多学习一些武艺和兵法,这样才有资格跟随李实南征北战,甚至将来有机会的话也能成为像李实一样独自领兵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而与王凌并称的另外一位王姓少年英才是来自晋阳王家的少年王昶。

    晋阳王氏同样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官宦世家,光是王昶父亲这一辈便出了两位两千石的高官一位是王昶的叔父王柔王叔优,现在正在洛阳担任北中郎将一职,如果不是李实这只蝴蝶让麴义得到了使匈奴中郎将这一职位的话,或许现在待在那个位子上的应该是王昶的这位叔父。而王昶的父亲也就是王柔的弟弟王泽王季道则是现任的代郡太守,当初在鲜卑人入寇并州的时候还曾经露出一次脸(第五卷97)。

    比起水深火热的洛阳,代郡这个边地同样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哪怕鲜卑人遭到了重创,但是那只是西部鲜卑,中部鲜卑可是趁机扩大了不少的地盘同时继承了西部鲜卑的传统,同时还有一些乌丸部落也是相当的摇摆,比鲜卑人的态度更加无法捉摸。于是和王凌一样,王昶也被留在了晋阳老宅里而不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前往代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凌和王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二人齐名而使得两个人互相争强好胜,反而相当融洽。王凌的年纪比王昶大上一些,所以王昶一直像对待自家兄长一样对待王凌,两个人共同勉励共同进步,这也是太原郡内的一段佳话。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