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信念与意志Ⅷ (第2/3页)
陶谦的志向显然不小。
不,或者说自从当初在西北见到了那场天降流星的奇观,陶谦心中便升起了某些异样的心思,只不过当时当rì陶谦显然没有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而现在,陶谦觉得自己或许有机会了。
“那么刺史大人以为袁本初其人志向如何?”
“进可为周武,退可为周公。”陶谦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停顿。
“以袁绍的野心以及韩馥的表现,冀州对其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冀州之西是并州李学,此人自讨黄巾起战功累累不亚于孙文台、公孙伯圭、刘玄德之流。冀州之东不过是群书生,而且内部矛盾重重,但偏偏物产丰饶,两相对比袁绍会如何选择想必并不难猜,接下来……”
“汉瑜的意思是……”陶谦隐隐已经猜到对方想要讲的事情。
“袁绍和袁术这兄弟俩的事情现在只怕是天下皆知,而且袁术身处南阳、汝南一带,不但需要防备身后的刘表,同时也要提防董卓,所以比起袁绍,他想要将手伸到徐州怕是很难。”
“汉瑜的意思是我得罪了袁绍和曹cāo事小,恶了整个关东的所有诸侯才是最大的问题,是也不是。董卓虽强,但是从今rì之事看来终归还是势单力薄了些。这董卓一倒,自然会有人急不可耐的跳出来兴风作浪,我徐州自然可以在其中纵横捭阖。进,可为我徐州百姓拼一个名传千古的机会;退,亦可保我徐州的安宁,大家各自的家族安康。”
“刺史大人一直都是一个明白人,说起来我这个沛相还希望能够借助刺史大人来保全在下治下的百姓呢。到时候还请刺史大人不要因为沛国身处豫州而袖手旁观啊。”
“好你个陈汉瑜,我一区区徐州刺史插手豫州的事物,你是打算陷我于不义啊。”
当然,陶谦这话完全是一副开玩笑的样子说出来的,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个玩笑。
至于身为沛相的陈珪内心深处到底打着怎样的算盘,陶谦并没有在意,毕竟陈珪飞得再高,他的根基依然还在徐州境内,还在下邳国当中,只要这一点没有发生根本xìng的改变,那么陶谦就有信心控制得住局面。
河东发生的一切已经证明,豪强再怎么闹腾,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那么一切就都是虚妄。
“陶谦动了,没想到孟德你的主意竟然这么好用。”
作为打了多年仗的宿将,曹仁能够清晰地感觉到陶谦军的攻击强度在逐渐提升,而对此没有多少准备的李傕部队哪怕是面对陶谦军逐步提升的攻击强度依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如果不是为了大汉,我也不希望出此下策,凭白与其他诸侯交恶。”
虽然陶谦的表现极为符合曹cāo的预期,但是他的表情却并没有多少自得。他并不清楚陶谦是因为什么原因开始变得主动起来,不过影响他做出决定的因素当中夏侯兄弟的袭击绝对不会是改变天平平衡的那颗砝码。而且,以陶谦的身份实力,真能够咽下这样的耻辱么?
曹cāo虽然对于自己的决定并不后悔,但是心里多少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