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信念与意志Ⅵ (第2/3页)
他的目的,但是孙坚内心多少还是有些风光和感动,毕竟他当年在荆州可是没少受到王睿以及其他一些世家子弟的白眼,甘苦自知啊。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袁术顺理成章的将战斗的主导权移交给了矢志报仇的孙坚,任他带着几家诸侯的兵马折腾,而他自己则可以在锻炼士兵的同时有效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可真是双赢的主意啊,还真是正对了孙坚的胃口。
于是,不知不觉之中,孙坚对于袁术的亲密度啊、忠诚度什么的似乎又提升了几个点。
同样作为一个战场嗅觉极为敏锐的存在,孙坚和曹cāo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曹cāo虽然并不缺乏亲临一线的勇气,但是他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智慧来引导战争的走向,也就是说他的成长方向更趋近于一名统帅而非一名执锐披坚冲杀于战场上的大将。
所以当他面对作战懈怠的陶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冲上去打破战场上的僵局,而是需找方法调动起那些不怎么听话的棋子按照自己的指挥棒行动。不过因为曹cāo在战场上说是菜鸟也不为过,这样的指挥艺术显然只是初学咋练,自然玩不转老狐狸陶谦。
孙坚则是另外一个分支,也就是说他也许并不缺乏必要的智慧,但是比起坐镇于后方指挥他人行动,他更愿意亲自到达战场第一线指挥作战,必要的时候用自己来带动战场走势。
两者孰优孰劣这并不能一概而论,在后方固然可以冷静的洞察一切,仿佛上帝一样俯瞰整个战场,但是在前线也许可以更快的发现敌方的弱点并立刻加以利用,而不是经过层层上报下达之后让宝贵的战机白白流走。
不过如果单从战术层面而言,在这个信息化程度极低的时代,后者的重要xìng要远远超过前者,毕竟战场本就是个变化莫测的地方,位于后方便意味着掌握的信息全部充满了滞后xìng,那么做出的判断除非是jīng准的预判,否则完全无法应对前线发生的那些突发情况。
所以说所谓的“决胜于千里之外”基本上都是用战略来压制战术,毕竟再好的战术如果是在一个错误的战略下基本上只能让错误越变越严重而不可能解决错误。
当然,具体到眼前正在进行的这场战斗中,大小战斗经历了无数次的孙坚显然就要比基本上没打过几次仗的菜鸟指挥官曹cāo更加的适应,所以才会让郭汜胃疼了好几次。
虽然孙坚想要报仇,但是仇恨过去了这么久已经不足以烧坏他的大脑,所以别看孙坚冲得那么猛,实际上一开始他还是很正常的调拨人马与对方进行一场正常的战斗。
但是人数上无法达到压倒xìng的优势,质量上更是天差地别的联军左翼很快便陷入到了被动之中,这让非常想要为祖茂报仇的孙坚分外焦急。
孙坚的战场洞察力是相当优秀的,虽然有些急躁,但是却恰好让他发现了对面敌人的弱点,对敌人手软本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更别说孙坚这头猛虎脑子里一半的念头都是报仇,既然找到对方的漏洞又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于是这场局部战斗逐渐变得不正常起来。
“给我去死吧!”随着程普的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