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5.信念与意志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5.信念与意志Ⅲ (第2/3页)

ng英教育,那么底蕴深厚的世家豪强自然更加占据优势,而且因为毕业的学生除了外出做官之外还有一条路便是留校任教,如果说是寒门士子倒也罢了,如果是那些家族子弟那就有得瞧了,他们基本上会将当地的神社学院变成发展自己家族的工具——不但是因为可以通过其培养自己家族的子弟,而且还可以从这其中寻找到优秀的寒门士子通过结拜、联姻等手段将之变成自己家族的一份子,至少也会是自己家族重要的助力。

    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家族的资源大量投入到当地的神社上,努力提高神社的实力,所以经过数代乃至数十代的发展,存在于各地区的神社之间的差异便逐渐产生。

    这就好像现实社会里的著名大学一样,也许一开始或许是中途因为某位知名学者成为校长或者某一院系的主任,随后便会引来一批人才和出sè的学生,只要不会发生大规模断档事件,那么几代以后该所大学或者专业便会成为全国都要瞩目的存在。

    当然,这样的大学和专业在吸引投资和经费上那也绝对是出sè的,除非其腐朽到了一塌糊涂。

    艰苦的地方能够磨练人的品质,所以悍勇的士兵大多出自欠发达地区,但是学术的传承却需要耗费巨大的资源,所以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学术氛围也就越加的浓厚。

    很多人都曾经听过武侠小说中那句经典的“穷文富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中国著名的两大发明上,一个是蔡伦发明并被后人一代代改良的造纸术,另外一个自然就是毕昇的活字印刷。

    正因为这两种技术的出现以及成熟,极大程度上压缩了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的成本,让书籍从只能是权贵们互相攀比的收藏品变为了可以让穷苦百姓都可以触摸的平常之物,至少后来书籍的价值除非是孤本或者古董,否则绝对不会比猪肉更贵重。

    当然,那些个什么jīng装本之类的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那种东西就和现在愈演愈烈几近登峰造极的外包装是一个玩意,除了让你的书架变得更加富丽堂皇外没有其他更多的用处。

    咳咳……或许可以稍稍修改一下,如果乃的身上有“字典帝”这样的职业光环的话,那么就当前面的话是空气好了,而且请一定要选择jīng装后壳带金属镶边的那种才可以。

    别的不说,至少在汉末,书籍的成本虽然比起先秦那是大为下降,但是依然不是什么便宜货,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造纸术虽然已经能够制作出jīng良的纸张,但是成本依然比较高,而便宜的纸张的质量又有些差强人意,所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至于说练武需要好的身体这种事情,别的位面是个什么情况李书实不知道,但是这个位面对这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毕竟潜力从一出生便被固定下来,后天的锻炼虽然能够提升一些,但是更多的是在于技巧的提升,而力量之类的倒还不如升级来的有效,毕竟从其他生灵的身上获取的灵气可比吃死肉更加的能够强身健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