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才华初显之战Ⅲ (第2/3页)
非自己摆出一副进攻态势,否则只要形成拉锯,然后袁术再说服李书实玩一个南北夹击,袁绍表示自己身上的鸭梨虽然没有山大但也绝对不小。
唯有青州,虽然青州的大山里黄巾军的数量为数不少,但是冀州的郡兵们当年跟随皇甫嵩也有过不少山地作战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青州不但是南下徐州的通道,而且内部没有什么较大的势力,只要稳定了青州的局势,那么富庶的徐州就是袁绍的囊中之物。
有了稳定的青徐二州做后方基地,袁绍就能够完成逐鹿中原的最终方针。这就好像围棋一样,zhōng yāng一开始不会出现棋子,即使出现也多是牵制xìng的作用,主要jīng力还在于经营边角,因为这里受到的攻击方向更少,减少子力的消耗。经营好自己的地盘,随后不管是屠龙还是蚕食都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不论是如何选择底气也更加的足。
这也就是传统的“金角银边草中间”的来由。实际上纵观华夏历史,历朝历代的兴亡也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事实上除了某个现在还担当着小弟一样角sè的黑皮矮子,没人能够从四战之地的zhōng yāng完成霸业,而纵观黑皮矮子的经历那也是几乎不可复制险之又险。
冀州的事情袁绍实际上并不担心,韩馥是袁家故吏,本身对于袁绍就有着相当的好感,身边不少重要的官僚又与袁绍和袁绍的手下交好,从今rì来看,只要袁绍给予其一定的压力,韩馥显然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物。可以说,冀州之于袁绍可谓是易如反掌。
所以接下来就应该着眼于青州,而武安国就是袁绍非常看好的一枚棋子。
或许是对手下实力的自信,或许是觉得对手实在是没啥名气,武安国的对手依然仅仅不过是个西凉军的普通校尉。而结果,这个李姓的校尉甚至没能在武安国的手上走上七合。
“这个使铁锤的家伙有点意思,谁都不要和俺抢,让俺樊稠来会会他。”
锤这种兵器可以说是百兵中最为笨重的几种兵器之一,而且因为力矩的缘故,这使锤所需要的力气远远胜过其他兵器,能够将其使出章法的更是少之又少。
大汉最为出名的锤将当属现在的京兆马家的祖先如果不是女儿做了皇后一定能够入选云台十八将的伏波将军马援,他的那一对被称为擂鼓瓮金锤的大锤重达320斤,基本上只要被那对大锤挂到,不死也是个粉碎xìng骨折,可以说论杀伤力绝对是汉军第一。
只是这对锤子的重量实在是太过恐怖,以至于自他之后天下再无人能用得了那对锤子,想来那种违规的东西也只有乱世的时候才能有人挥舞的起来吧,比如后来的某个朝老天扔锤子结果反而把自己砸死的李・我是笨蛋・元霸,再比如某位白袍小将军岳・我的结局比上一位还惨・云。不过由于他们的对手通常也不是啥正常人,所以大家反而没有看bt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