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4.董卓与袁绍——王对王,将对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4.董卓与袁绍——王对王,将对将 (第2/3页)

冲击,缺医少食的孙坚军可以说虽然每一次都最终抵挡住了敌人的攻势,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惊人的,而且这多多少少还是因为敌方眼瞅着胜利在望不愿意无端消耗自己的实力被身边的竞争者所趁的缘故。

    此时孙坚军营地内成功生还的士兵人人身上都带着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甚至敌我两军的尸体也成为他们用来生存的口粮,毕竟比起活着的更加有用途的战马,死人不但没有其他用处而且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如果再不处理就会产生更加让人无法承受的瘟疫。

    这样残酷的情景让曹cāo这样的没经历什么太大困苦的大少爷几乎快要将胆汁也吐出来,即使是已经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曹仁也感觉胃里头翻江倒海一阵阵的不舒服。或许这里面唯一表现的还算好些的就只有某只有些天然呆的夏侯元让,至少他看到这一切后还有心情喝酒吃菜。嗯,只不过似乎那些下酒菜似乎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一丝的荤腥。

    如果将这种地狱一般的景象当做一种节食减肥疗法的话,那么对于曹cāo军的一众将领而言绝对是超级特效,物超所值。不过也正是通过这次经历,才让他们对于战争的残酷xìng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然,感触最深的永远都是内心有着诗人一般浪漫情怀的曹cāo曹孟德童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后来曹cāo的这首《蒿里行》中那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的感情,一定有眼前的这一幕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吧。

    随着曹cāo这支生力军的出现,标志着董卓围歼孙坚的计划宣告破产,虽然孙坚军经此一战其兵力已经不足以再称之为一镇诸侯,但是只要孙坚这只江东猛虎不死,就好像后来孙权评论曹cāo那样“孙文台不死,董仲颖不得安”。不过短期内倒是不用担心孙坚会来找麻烦了。

    其实原本胡轸等人也并不想就这样放弃,毕竟没有拿下孙坚的人头显然不能令董卓感到满意,不过托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人的强悍战斗力,西凉军稍稍有些名气的将校竟然被这几个家伙几个照面间便有十余人被挑下马去,其中半数之人身死当场。

    与此同时,疲惫不堪的孙坚军竟然还能鼓起余勇发起一次反冲锋,这多少让西凉军有些措手不及,而当西凉军退兵回营准备第二天再战的时候,袁绍的大军已经即将抵近。

    也正因为这样西凉军不但不得不放弃孙坚撤离,甚至连原本作为联军身后钉子存在的荥阳城也在董卓的授意下彻底放弃。虽然袁绍没有与西凉军一战,但是这样的结果却让联军一方有了足够的宣传材料,而西凉军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