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波澜 (第2/3页)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最终演化成了西凉人对于zhōng yāngzhèng fǔ决策层的敌视。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前面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多说。
而孙坚呢?富chūn虽然属于吴郡,但是位于吴郡南方的山区之中,地靠会稽,可以说自古以来那里的民风便偏向封闭。尤其是江东地区,很少出现大规模的世家豪强进入到zhōng yāngzhèng fǔ之中,如果不是不少来此做官的外地世家子弟迁居于此生根发芽,恐怕这里的豪强会更加闭塞。
也正因为这样,此时的江东豪强对于中原文化是怀着一种仰慕的眼光去看待(尤其是在基本上不大规模抢夺他们的生存空间的前提下),本身一开始摆的位置就很低,所以要求自然也远没有凉州集团那么高,当然对于大汉王朝一贯的政策的认同感也就更强一些。
正是因为这样,让对此时对汉王朝相对来说还保有忠诚和敬畏的孙坚对于董卓这个野心极大的家伙保有着相当的敌意。以至于当初在西北战场上孙坚就曾撺掇当时的主帅张温干掉董卓以绝后患。只不过张温xìng情温和,且又有些惜材,对多次冲撞自己的陶谦尚且温言细语,更别说董卓这个在西北战场起到重要作用并为国戍边数十年的将军。
说起来比起桀骜但是功勋卓著的董卓,当时的刚刚露头的孙坚才更像是个进谗的小人吧。
只不过孙坚当初说的一切如今已经实现,所以自然无法追究他当初的责任,反而还有在他的传记中在此事上大大的书写一笔。这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啊。
董卓自然清楚孙坚对自己的敌意,但是他更清楚孙坚的那一身本事。虽然曾经在长社城下被李书实麾下的吕布一顿胖揍,但是多数时候这个身先士卒的家伙让董卓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在战术眼光上,孙坚同样有着让董卓感到钦佩的表现。
可以说,强悍的武力加上优秀的战场直觉以及身先士卒的jīng神,今rì的孙坚就仿佛昔rì的董卓,这样的大将若是不招揽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可惜的是,任凭董卓如何对孙坚“抛媚眼”,可惜那头江东猛虎愣是不解风情,反而变本加厉的释放出了言辞激烈的公开信,表示了自己与董卓决裂的立场。
对于这样的结果,董卓也只能表示遗憾。当然,既然做不成战友,那么成为磨砺自己和自己手下的磨刀石也不错。董卓是这么想的,孙坚也是这么想的,两个相像之人的心有灵犀。
至于曹cāo,这家伙虽然坑了一堆好东西跑到了有着“八厨”美誉的张邈那里安了营扎了寨,并在好友张邈和卫兹的照拂下开始招兵买马拜访世家豪强子弟,但是比起袁家在士林中的地位,曹cāo这个爷爷是名声毁誉参半的宦官,父亲是宦官的狗腿子,自身也多有毁誉的年轻子弟虽然能力卓著,但是终究还是差了很多。
所以,别看是曹cāo草拟的矫诏,但是真正发布之人确实收到矫诏的袁绍。
当然,这样的举动了落在袁绍眼中自然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