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一) (第2/3页)
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yù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这一篇文章可以说做的事相当有内涵。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虽说因为没有交过手,所以其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实在是很令人怀疑,但是却也给人以“啊,还有人敢和董卓掰手腕,不愧是年轻有为的袁本初”的感觉。
同时在另一方面则运用了激将法,企图激发王允以及其他可能看到这封密信的大臣的忠君爱国之心。袁绍如今已经离开洛阳,而且还处于距离洛阳比较远的冀州东北部,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随我任逍遥。而那些大臣则不一样,他们可是待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两者之间的危险程度的差距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不采用激将法,天知道那些更喜欢求稳,擅长明哲保身的大臣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动手这件事,大概董卓死后也许他们会考虑考虑吧。
只是王允多少还是有些疑虑,毕竟那些新编练的士卒的战斗力能有多少先不说,至少在这个世界一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老兵只要不出意外状况的话欺负数个新兵那是很轻松的事情,即使可以用装备来弥补,但是袁绍真的有那么多钱么?董卓对自己手下真的那么吝啬么?
当然,王允并不清楚这件事背后的故事,也就是袁绍如此有底气给王允承诺的原因。
“伯鸣、公骥、景涤、义渠,我袁绍何德何能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真是三生有幸啊。”
“主公莫要谦虚,览遍观天下豪杰,唯主公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也只有主公能够让天下百姓获得安宁,其余碌碌无为者实不足提。故我等冀州兵士均愿附主公骥尾,为主公所驱使,尽心竭力,替主公扫平前路上的阻拦,消灭阻碍主公大业之敌。”
“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4。其余三人听完高览的的表忠心之言也立刻和高览一起俯身下拜,从动作的整齐程度来看,显然这几个人之前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默契。
“好好好……有伯鸣、公骥、景涤和义渠的辅佐,何愁天下大事不定啊。”
袁绍带着和煦与自信的微笑将颜良、文丑、高览和蒋奇一一扶起,并拍着他们的肩膀亲热的说着鼓励与赞扬的话语,而且其对每一个人的赞扬都恰到好处的提到了对方的优点或者颇为自信的地方,让听到袁绍话语的每一个人都仿佛泡进了温泉之中,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都仿佛吃了人参果一般舒爽的让人飘飘yù仙,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其效忠袁绍的决心。
而在袁绍身后,许攸、逢纪、郭图等人均是满脸赞许的笑容,显然对于袁绍的表现非常满意。
在更远的地方,可以看到一群群正在进行cāo演的兵士。表面上看这些士兵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内行人的眼中,这些士兵不但身上充满了杀气,而且即使是在普通的工作中也时刻jǐng惕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就仿佛身处战争第一线一般。
这些士兵显然是刚刚从战争第一线撤退回来的,哪里是需要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