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暂时平息的混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0.暂时平息的混乱 (第2/3页)

在。刘备和孙权则是靠着天险和老迈的曹cāo的昏庸才有机会苟延残喘,等到司马家把内政理顺了,用着老曹留下的遗产轻松完成了全国统一。

    既然不打算做皇帝,那么这枚传国玉玺该如何处理就要好好思量思量,否则就和傻蛋孙坚似的不但没能从玉玺上捞到一丁点好处,反而因此战败身亡,部队也险些被人完全吞并。

    所以比起那个被玉玺冲昏了头脑的孙坚,孙策的处理就聪明的多,也是李书实可以借鉴的榜样。只不过这其中对于时机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至少现在是没什么可能。

    将玉玺交到董卓手里?李书实可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就算曹cāo和袁绍能够开出的价码都要比董卓高,因为他们对于这种仪式xìng的东西显然比更注重实利的董卓更为看重。

    微微叹了一口气,李书实将玉玺收回到了宝物图鉴之中,而将传国玺装回到了那个朱漆的匣子里并用锦囊包裹。

    说起来那个匣子也很有意思,因为无论是李书实的玉玺还是传国玺,放进去之后都能够遮蔽住它们身上散发出的如同shè线一般的光芒,而不是像普通的盒子那样无论如何也会散发出玉玺的光芒,而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光芒也会愈发的明亮。

    显然这个用来承装传国玺的匣子应该是特制的,否则恐怕谁都会对那种穿透力极强的shè线感到恐惧吧,毕竟谁这道那玩意穿透了身体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在这次洛阳大乱中丢失的玉玺却直到董卓火烧洛阳之后才被孙坚发现。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匣子将传国玺的光辉都抵挡了下来的缘故吧。而后因为在水中泡的时间长了,匣子的功效逐步丧失,传国玺的光芒辐shè了出来才会被孙坚军发现。

    李书实忽然又想起来了,记得那个被打捞出来的宫女尸体竟然没有腐朽,由此可见这传国玺辐shè出的shè线的杀菌能力多强。人估计被传国玺辐shè久了一定会得白血病的吧。

    将装有传国玺的锦囊随身放好,李书实推开了自己卧室的房门,来到了外面的院子里。

    外面的天空很宁静,也很晴朗。既没有什么雾气的遮掩,也没有飘散的硝烟,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平静,完全看不出这里竟然刚刚遭受到了一次规模颇大的混乱。

    可是实际上虽然洛阳城内的sāo动仅仅只是持续了两天都不到的时间,但是造成的破坏和带来的影响都是空前的巨大,巨大到足以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作为大汉帝国皇权象征的洛阳皇宫在此次动乱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南北两座宫殿群都受到了不小的破坏,宫殿被烧毁十数座,宫人更是死伤无数。虽然太后和皇帝最终都幸运的安然无恙,可是在事后的清点中,发现大量的宫中财物流矢,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便是传国玺。

    东观失窃的那些书籍资料以及博士,虽说同样非常惨重,不过因为李书实等人的出现,所以东观并没有遭受到乱兵的冲击,所以除了被李书实运走的那批之外并没有遭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