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暂别还是永别? (第2/3页)
嵩,又不得不做好再次披挂的准备。
只是由于原先留在西北的部队散的散,叛的叛,除了少数豪强部队之外,可以说再就没有多少可以信赖的士兵了,虽然京兆地区还驻扎着一些营兵,但是面对号称十万实际上也绝对超过八万可战之兵的敌人,总数不过数千的营兵实在是杯水车薪。
于是,发北军五校出征西北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
为了保证拱卫京师的力量,驻防在河东的部队势必要撤回河南,但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河东郡将会全面沦陷,而这显然是比凉州全部沦陷更让大汉头疼的问题。
当然,官员们感到头疼却不等于刘宏就会感到头疼,因为他之前就已经动了将李书实调离西河的念头,现在河东除了白波贼这个大麻烦,正好有了一个不错的借口。更何况李书实与张懿的关系现在是势成水火,双方指责对方的奏章几乎是几天就能见到一份,就宛若当初青州刺史与北海太守故事的重演,嗯,或许还犹有过之吧。
而且经过数年梳理,西河无论是防御体系还是内部关系基本上已经步入正轨,也就是说只要继任者不胡作非为,凭借李书实留下来的体系和使匈奴中郎将宗员的配合以及几座基本成型的关隘,西河完全可以保证撑到援军来临。
只不过,很快,让李书实稍显诧异的事情便发生了。
“咱家这一次还有一道旨意要宣,不知道麴义麴正道何在啊?”
就在接完圣旨的李书实打算命令手下将眼前这个白色(fen)敷面声音阴柔的家伙带走的时候,却没曾想这个不阴不阳的家伙却先开了口,这让李书实感觉有点奇怪。
“正道么?他正在北边巡逻,如果中涓大人着急的话我就找人将他召回。”
“嗯,虽说陛下的旨意需要尽快传达给臣子,不过这件事倒也算不上什么急事,还是边关的安全要紧。我正好要去宗中郎将那里去办差,等我回来的时候想必麴正道也该回来了吧。”
“可以的。只是不知中涓大人可否透露一下,陛下需要正道做些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在李书实这里吃得好,喝的好,拿的更是好,这位宣旨的宦官也没有刁难李书实,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包括卢植在内的西河大小官员都没有露出什么跋扈的神色,所以对于李书实的提问,这位宣旨的宦官答得非常干脆。
“陛下对那麴义在西河这里办的那些事情非常的满意,所以准备让他接替年纪已经很大了的宗老将军。说起来宗老将军已经多次向陛下递上了申请致仕的奏折,陛下都压了下来,现在倒也总算是可以安心了吧。李太守觉得麴正道能够接替的了宗老将军么?”
麴义接替宗员成为新的使匈奴中郎将?!对于这个消息李书实表现出了相当程度上的吃惊,当然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麴义的背后竟然还站着那位洛阳的九五之尊。
说起来麴义和洛阳方面有联系这件事李书实是知道的,贾诩对于西河的掌控工作做的十分到位,可是这年头谁没有个三姑六婆沾亲带故的亲戚朋友,别说麴义了,就说黄忠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