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这个时候的大汉果然是麻烦多多啊 (第2/3页)
错过了十分重要的消息,如果不是乌丸一行的话,李书实也许对与之相关而发生的事情感到一头雾水吧。
对此,贾诩的反应有些阴沉,或许其中有着什么李书实所不知道的变故吧。不过对于那些打算和认真起来的贾文和作对的家伙,李书实觉得或许真的是不知道愚蠢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其实本来李书实还想和管承聊一聊,不过自从那家伙在西河扎根下来以后,就一直飘在外面——或者应该说,他在西河的日子,李书实因故消失;李书实回来了,轮到他离开了。
听起来仿佛是永远也见不到的两个人一般,当然以上纯属口胡。
有了管承这样的专业人士的加入,西河的水运业终于蓬勃的发展了起来,虽然比起黄河下游而言不但河道狭窄,不适宜大型驳船,运量小,中间甚至还出现了路上行船这一颇为奇葩的人文景观,但是不管怎么说,比起西河绵延起伏的山脉,显然水运的效率要提高不少。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水运,将西河与京畿地区联系在了一起,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西河的情况是让人开心的,虽然依然无法与中原的大郡相媲美,但是其的发展势头却是喜人的,或许再给李书实的团队几年的功夫,这里应该成为大汉的一个稳固的支点吧。
只不过显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西河这么好的运气,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
在大汉的南方,虽然孙坚和曹寅联手解决了来自于武陵蛮的麻烦,王睿也得到了在南阳整顿完毕的羊续的支援,可是江夏的贼军看上去依然那样的负隅顽抗。更加令这几个人头疼的是,荆州南部的叛乱就仿佛是摁下了葫芦却起了瓢一般,虽然武陵蛮的骚动得到了解决,可是长沙、桂阳和零陵三郡又传来了有自称是黄巾军信众的叛乱分子在煽动者对大汉的不满。荆南四郡最大的特点便是多山,多蛮夷。在大山之中生活着大量的异族人口,虽然不能仔细统计出具体的人数,但是想来总人口也是有数十万的规模,一个中等郡的人口。
这些部落大部分游离于大汉的统治体系之外,也正因为这样,他们与大汉官府的关系完全说不上友好。虽然没有鲜卑、羌人对待大汉那样激烈,但是汉蛮之间的矛盾经过数代的积累,就和汉蛮之间的友谊一样源远流长。所以你完全不可能知道哪一件事便触动了对方的哪一根神经然后爆发出怎样的结果。所以虽然仅仅是不稳,却也让荆州的官员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至于西北,现在最为郁闷的一个人应该就是皇甫嵩了吧。
新任的凉州刺史耿鄙,虽然来自大汉著名的军功世家耿家,但是看上去却一点也没有继承到耿家的耿况、耿弇、耿舒、耿国、耿恭、耿秉、耿忠这一系列名将的名将基因,不但为人暴烈喜欢鞭挞士卒骚扰百姓,而且还傲慢无礼不听劝诫,只信任手下的亲信治中程球。
如果程球是一个优秀的官员的话……好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耿鄙这样的上官所信任的家伙能够是个好人的几率实在是太低,所以两个人绝对称得上是狼狈为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