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种人得啥 (第2/3页)
在黄巾之乱中崭露头角的将领们可是迫切的想要通过战事来表现自己,李书实非常理解他们,毕竟这才是武将们出人头地的根本之道。
可是夏侯兰呢?从真定县的联防体系的建立就可以看出,眼前的这个青年并不是没有野心的存在,毕竟他的手中原本仅仅只是一个村子的力量,可是现在这份力量已经扩充到了整整一个县,也就是说他在慢慢积累手中的筹码。否则就算他表现的再好皇甫嵩也不会将他的关心散播到每一个士兵那里,想要出头就完全需要足够多的运气。
实际上他的经营已经完全获得了成功,无论是在郡县当中的声望,还是在主将皇甫嵩眼中的表现,夏侯兰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现在他所需要的显然是跳出这方浅浅的池塘来到更大的舞台,去施展他的才华。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他拒绝了唾手可得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在似乎已经平静下来的冀州。
每一个人的行动都是有因有果的,即使再鲁莽的举动实际上分析起来也是有据可循。更何况夏侯兰看起来是如此冷静的,显然不像是那种会随随便便一挑拨便冲动的单细胞生物。那么,他选择留下的动机就很值得玩味了,李书实表示自己的好奇心已经完全被勾了起来。
“当时是很激动啦,其他村子里的人为此还兴奋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呢。只不过啊,怎么说呢,大家伙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靠李太守您的帮助,如果没有您每年派过来的老兵教导大家一些武艺、战阵方面的东西,而且帮忙抵御了最初的几次盗匪的侵扰,恐怕我们也做不到今日的成就。再说,咱们之间不是还有那个叫啥‘合同’的东西么,说话可是要算数的。”
看到夏侯兰一脸轻松的样子,李书实却知道对方可是承受了相当大的诱惑呢,再说他依稀还记得当初双方所谓的合同不过是规定赵家村每年为李书实提供一批备选青年罢了,至于青年的素质什么的则完全没有要求,选拔率也没有强制要求,就是说对让如果存心想要毁约的话只要每年送给李书实同一批歪瓜裂枣就好了,嘲讽效果绝对一流。
不过对方显然没有这么做,不但以夏侯兰为首的赵家村警备队人员全员留下,而且看样子整个真定县的士兵也都因为他们的决定而留了下来,显然虽说“皇甫嵩的召唤”足够的有诱惑力,但是对方最终还是更倾向于李书实这边。这其中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赵云吧。
当然,合同中还有一条每年需要由李书实这边派出一名有经验的老兵过来作为村子的教官什么的李书实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其实完全将其忘得一干二净,说起来如果没有细心的苏小萝莉偷偷地将这件事吩咐给自己的徒弟曹翎让这个参谋长让他操作的话,估计现在迎接李书实的一定是夏侯兰以及其他赵家村百姓的一双双白眼球。
所以说李书实不得不再一次感慨,有一只细心的好管家婆真的是太好了啊。
李书实一行人重回赵家村,虽说作为本土人士的赵云没能回来让不少赵云的粉丝有些失望,但是当他们听说赵云已经领着部下深入草原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眼中闪烁出的完全是“果然这才是我们的子龙啊”之类的自豪的情绪,显然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