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行装待明年 (第2/3页)
温收拾残局了,作为大汉不论是人口还是赋税都非常巨大的一个州,冀州的刺史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位,更何况自从刘焉提出重设州牧的提议后,据说刘宏后来也颇有些意动的样,所以这一职位的价钱更是炒到与大郡太守一样的价钱。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一次刘宏并没有将冀州刺史这一位置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是选择了一个名气并不是很大的官员——原交州刺史贾琮。
说贾琮名气不大,是因为这位老兄论背景并不突出,虽说和云台二十八将的胶东侯贾复有些亲缘,但是因为是旁支庶流,所以并没有沾到多少祖先的荣光。leduwo
但是这位老兄显然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不但清正廉洁而且敢作敢当。原本交州在黄巾起义期间也发生了叛乱。而且比张角的叛乱更为棘手的是,叛乱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地的驻军。
原本贾琮也正好在被授予交州刺史的职位,却碰上了前任留下的这样一幅烂摊,他完全可以找些借口暂缓前往,等着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履行自己的职责。可是谁曾想这位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深入其,探查访问,最终迅速有效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贾琮做的有多漂亮,有他的对手也就是那些叛军的首脑的话来说就是:“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认为如果贾琮早点来到交州的话,就没人愿意造反了。
选择这样一个人就任冀州刺史,这也是刘宏放出的一个讯号,他希望下面的那些个贪官污吏们能够收敛一点,毕竟整个国家刚刚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动荡,刘宏也好容易从地主们的手里收回了一部分被兼并的土地,正是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
刘宏知道自己从官员们手里收来了不菲的升迁费,那么官员们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势必要从其他途径挽回自己的损失。如果是那些大家族的弟,自然有着家族庞大的产业体系支撑,只要能够获得足够的名声,就能够通过名声编织一条关系纽带,一方面保证了自己的官运,同时也能拓展家族的势力,自然不需要过分注重那些阿堵物。
但是那些小家族出身的官员,因为那些买官钱已经足以掏空他们的身家,到了任上自然要变本加厉的补充回来。甚至有些宦官家族的弟,本身当官就是为了替家族捞钱而不是为了什么官声政绩,反正宦官们的名声也不好,就算是曹腾那样少有的好人稍有不慎也是一身骂名。
刘宏理解他们,毕竟自己的政策会造成怎样的结果,他的心里应该最清楚。他的意思不过是希望手下的那些官员们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那颗贪婪的心,毕竟这几年大汉各处不时发生各种天灾*,百姓们的日过得着实苦了点,现在人少了,地多了,过了几年都养的肥了点再考虑宰杀的问题岂不是更好,做人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嘛。
可惜刘宏的想法很好,问题是下面的官员不配合他也没办法。要知道黄巾起义对于豪强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点,尤其是黄巾军肆虐的重灾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和豫州再加上荆州的南阳地区,这些地方还都恰恰是豪强们的聚集地。
所以即使是平日里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