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混乱的西域 (第2/3页)
拉偏架,可是匈奴人在这里的影响力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无奈之下,大汉只好将乌孙一分为二。汉朝公主的儿拿大头,匈奴女的儿拿小头。贵族们支持谁就到谁那里去上班。
这样一来,原本《汉书-西域传》号称“户十二万,口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的西域最强国家就这样被一分为二了。虽说分裂后的两个国家视对方为宿敌,只要有机会就要给对方来两下,就好像现在的南北苏丹一样,让大汉这个宗主国烦不胜烦。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大汉不需要再担心乌孙这个西域的庞然大物有能力颠覆大汉在西域的统治。
嗯,说起来就好像南斯拉夫和苏联一样。leduwo统一的时候是谁也不敢小觑,谁都要拼命拉拢的国度,可是一经分裂,等待他们的就只剩下被逐渐蚕食的厄运。所以说看历史知现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多么的重要。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自秦以后,国家统一都成为历代原王朝帝王们的最高准则。由此可见,嬴政这个皇帝真的无愧于他始皇帝的这个称呼。
可是现在的情况似乎出了那么点小问题,按照阿不都黑力力的说法,随着大汉对于西域统治的放松,尤其是建宁三年凉州刺史孟陀命任涉攻打内乱的疏勒国却四十日没有拿下,虽然成功的利用行刺的方式将叛乱首领的头颅割去,但是最终却也没能改变事情的结果。而这也是财政日益吃紧的大汉对西域最后一次有记载的管理。而这之后,因为西域距离大汉太过遥远,管理成本高昂有没有当年那么重要的战略意义,刘宏随即便放弃了对这里的管辖权。
可是汉朝食之无味的地方对于其他人却不一定如此,首当其冲的便是代替了匈奴人成为草原霸主的鲜卑人,毕竟当初匈奴崛起的故事鲜卑人知道的相当清楚。而乌孙的大小昆弥之争随着汉朝的离去和鲜卑人的介入也逐渐开始进入新的一页。
乌孙小昆弥勒拉索是一个用有雄心壮志的男人,可是之前由于大汉西域都护府的存在,让乌孙的大小昆弥斗争过百年,虽然内心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却也无力反抗大国的统治。
可是随着大汉的撤离,事情出现了转机,勒拉索发现原本笼罩在他头上的铁幕消失了。不过他毕竟是小昆弥,原本实力就比大昆弥逊色,百年的争斗即使是英法这样的世纪大国都有些吃不消更不用说地处新疆、亚一带的乌孙了,所以即使铁幕消失也没有统一的能力。
于是,聪明的他找到了鲜卑的檀石槐,希望能够借助鲜卑人的力量做后盾,仿照当初乌孙的先祖猎骄借匈奴之兵复国灭月氏的旧事。当然,那个猎骄翅膀硬了以后理所当然的开始挣脱匈奴人的缰绳,反过来借助大汉的力量开始谋求**。
这个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所谓的好朋友好伙伴现在用得着你的时候对你笑脸相迎,用不着你的时候或者感觉你碍事的时候便一脚踹开。
当然,将这种堪比东郭先生怀里那匹狼的事情做到极点的就是某位海对面国家号称“战国时期”所有游戏智力必然满点的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