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赵云与姜维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2/3页)
的军队战斗力下降,一旦出现不得不应战的情况,就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董卓的那套理论虽然最初即使以凉州豪强的悍勇都有些无法接受,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董卓的部曲越打越强,曾经冠绝大汉诸军的战损率随着原本的“义从”们的反戈一击而变得没那么刺眼。毕竟比起动不动全军覆没的大汉官军而言,董卓那数成的战损率至少还能带来一场胜利,于是渐渐的,董卓的理论开始被大家所接受,他的地位也进一步稳固。
赵云现在正在训练的这个孩名叫姜叙,是姜家家主姜震弟弟的长。leduwo因为姜震并没有男性嗣,所以姜叙就成了姜家未来家主的第一顺位候选人。而且因为姜叙的父亲前年因病早逝,所以姜震更是将姜叙和姜叙的同母弟姜冏,也就是那个流着鼻涕被苏小萝莉耍来耍去的小屁孩视如己出。眼见李书实手下不少人都实力非凡,故而重金礼聘,希望能够加以教导。
姜叙好歹当初跟随在太守府做小吏的父亲在冀县待过很长的时间,也曾经看过一些士兵们的训练,自然心自有沟壑。虽说李书实手下能征惯战之士甚多,可是他唯独看上了赵云的枪法,显然赵云那写意的枪舞配上他那妖娆的身姿,确实杀伤力十足,甚至在一旁观看的姜家家主当地决定为自己的女儿招婿,能入赘当然最好,不行结亲就好。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再说小赵家里已经有了两只母老虎的存在,对此赵云都不知道该如何摆平,如果再多出一只的话,赵云每每想到这里都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暗无天日。
当然,教导姜叙的工作自然也就落到了赵云的头上,这几日看姜叙的努力程度,显然对于能够在偶像的身边学习对于小姜叙而言异常开心。只是稍显可惜的是,姜叙的资质虽然比起赵云来说实在是天差地别,赵云私下判断认为其能够学得自己身上一半的功夫就算合格了。
对于赵云的判断,李书实透露给了姜震,对于这样的结果姜震倒也并不失望。在他看来,姜叙跟着赵云学武,只要能够将赵云的本事记录下来,那么这就是姜家最宝贵的财富,后世孙总会有天赋出众之辈,到时候自然用得上。就算一直用不上,这些套路也足以让姜家士兵的战斗力也会小幅提升,再加上姜家学自华雄等人的练兵方法,姜家便有了符合身份的部曲。
其次姜震也不认为赵云会一辈都仅仅是个保镖(似乎历史上赵云干的最出色的还就是保镖了,当然他的那个保镖级别是南海级的,怎么招也是个少将衔),如果未来赵云能够一飞冲天的话,那么凭姜叙和他的师生关系,自然会有一个好的前途。
这种投资少而且看似风险不小(赵云打不出来)但是实际上姜家完全承受得起失败(只要不是诛十族)的投资对于姜震而言实在是没有不下注的道理,更别说他对自己的眼光相当自信。
而姜叙以及他的幼弟姜冏显然并不仅仅只有赵云这么一个师傅,不要忘了李书实身边还有一个来自于鸿都门学的高材生张诲。虽说鸿都门学的学生更擅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而且对于那些秘传的学问比如袁家掌握的《孟氏易》(也就是由梁丘贺作注解的《易经》,顺便说一句,梁丘贺姓梁丘,名贺),比如作为汉代《尚书》的传播者伏生的直系直系后代伏家(没错,就是那个伏皇后和他父亲伏完的伏家)所掌握的《尚书》,比如杨家掌握的《欧阳尚书》(也就是由欧阳生作注解的《尚书》,还要顺便说一句,欧阳生姓欧阳这都能知道,但是名字却并不清楚,那个“生”字就和伏生的“生”一样,是对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的一种称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