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跟在张温身边的日子(三) (第2/3页)
路会更平坦一些。
这两日在张温的大营里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由李书实亲自引路的董卓一行,再比如偷偷摸摸从前线返回的孙坚和李卓,又比如处理完祋祤勒氏归来的陶谦。
当然,熟人不少,生人更多,不过在这个既黄巾之乱后大汉最大的战场上,理所当然的聚集了不少让李书实耳熟能详的名将,比如现在站在李书实身前年近五旬的老将军。
“在下徐荣,现在正在张车骑麾下听用。你在西河干的不错,比我这个蹉跎了大半生的老家伙强多了,如果不是这次有机会到西北与羌人交手,我还真的很想到你那里,总比待在北军那个大牢笼里,虽说显耀是够显耀了,可是对于一个武者而言总是比不上在战场上爽快啊。leduwo”
是的,这个须发皆白的家伙就是那个杀的曹操丢盔卸甲差点没命的徐荣,一个前半生的事迹基本上无据可靠,却在后半生爆发出璀璨光芒的男人,纵观整个三国,即使是越老越妖孽的黄忠都没有如此强烈的反差。至少黄忠在刘表治下的时候可是明确记载了其作为刘表侄刘磐的副手在长沙与太史慈对掐的事迹,更是于后汉书何进的身旁露了一次脸。
当然,比起作为蜀汉开国功臣和大将军何进同郡的黄忠,不但站错队而且还没什么背景的徐荣能够留名青史已经不错了,虽然在演义被夏侯惇一招秒杀,但是比起可怜的陈到,徐荣还是应该感到欣慰的,至少广大的三国游戏基本上都能够记住还有这号人出现过。
徐荣来自东北,只不过后人在玄菟和辽东之间颇有争议。毕竟推算徐荣出生地的唯一资料便是根据汉末著名割据人士公孙度传的那句“同郡徐荣为董卓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认定徐荣应该是来自辽东郡。按理说应该没有什么正义才对,可是事情偏偏没这么简单。
争议的来源来自于《资治通鉴》的一句“遇卓将玄菟徐荣,与战,操兵败”上,显然资治通鉴认为徐荣来自于玄菟郡而不是辽东郡,故此才有了一番争议。
“对了,大叔你是哪里人士?为何知道在下的名号和事情呢?”
“老夫来自玄菟郡,虽然与你同属幽州人士,不过玄菟那个地方比不得涿郡那样安宁,说起来反倒与小兄弟所在的西河相类,经常要和来犯的高句丽人作战,很是不太平。至于你的事情嘛,说起来老夫好歹在北军生活了几十年的时间,虽然没做出什么成绩来,但是总还是有些人脉的。早就听说此次谋划出自一稚童之手,所以好奇之下便着力打听了一番,小兄弟的一番作为也算不上隐秘,老夫能够知晓也不算稀奇。”
徐荣说自己来自玄菟郡,对此李书实倒也有所意料,毕竟公孙度虽然出生在辽东郡襄平县,但是后来徐荣竟然将其举荐为辽东太守,要知道三互法即使是到了汉末有了崩溃的迹象,但是也绝对不会让一个官员在本地做一号长官。所以要么是公孙度改了籍贯要么就是公孙度的家族原本就来自玄菟,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搬迁到了辽东,后来又重新回到玄菟。
而且玄菟郡地狭人少,如果说徐荣和公孙度在年轻的时候有了什么交集反而比在辽东郡更为容易一些。再说公孙度到玄菟没多久便做了郡守的小吏,与徐荣这个小兵更容易在数量众多的战斗产生一些比较深刻的友谊。
当然后面那些纯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