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归家 (第2/3页)
你可以说张温是个谦谦君,或者也可以认为他不过是个老好人罢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张温的这一做法剪除了侧翼可能发生的威胁,也让前线的官兵们不需要担心后路的问题。
这,或许就足够了,至于对他张温的个人评述也许此时正焦头烂额的张温根本就没时间去考虑,毕竟虽说出现了一个闪光点,但是总体局势上依然让这个车骑将军心力憔悴。
和孙坚的闲聊并没有进行多长时间,就像孙坚自己说的那样,这里大局已定之后他还要尽快赶回与羌人作战的第一线参与防御工作,黄盖和程普虽说武力潜力不亚于孙坚,但是谁叫人家孙坚命好有器灵呢,所以三个人之间的差距瞬间因为外物的原因被拉大了许多。leduwo
于是等到孙坚的行军司马将战果统计出来之后,孙坚也没和陶谦打招呼就和李书实告别了。
当然,孙坚离开陶谦大营的时候李书实也跟着出来了。因为就在刚才和孙坚说话的时候陶谦不知道是看不起李书实还是觉得跟在李书实身边太埋没人才,这位老先生竟然当着李书实和孙坚面对立下大功的张绣和赵云二人一番劝诱,希望他们二人能够“弃暗投明”离开邪恶大笨蛋李书实的怀抱由他陶谦引荐为国出力,以后封侯拜将那更是不需言语必然发生的事情。
只不过此时西河蒸蒸日上,而且自从上郡几乎被朝廷放弃之后西河多少也算得上是边塞地区,所以也不用担心没有功劳可立,李书实开出的待遇也并不比其他地方差,更何况他们也都和李书实沾亲带故的,以后想要升职什么的也更具有优势。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李书实这个人看上去虽然平凡了点、愚钝了点,不过也算是难得的好人,为人也颇对两个人的脾气。
重重的优势累加起来,两个人都不觉得有必要让自己抛弃已经有的这一切然后跟着完全不熟悉的陶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陌生人的手下开启一段完全未知的未来。
其实当时李书实就很像吐槽的是,话说就算这两位想跳槽也应该往张济那里去跳。虽说老董这人被士人所轻视,可是他对手下真的很好,而且光是走军队路线的话老董的推荐还是有些用处的。只不过老董唯一麻烦的是这家伙和宦官们走的太近,所以风评太差倒也是真的。
不过闹了这么一出之后李书实这边与陶谦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些尴尬了,毕竟李书实刚刚也是在战场上努力厮杀过的,然后紧接着就被人挖角,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眼这完全就是在否定李书实这个领导者所做出的努力。虽说江湖传言这些部队是张绣这个董卓爱将张济的侄偷偷带出来的,应该和李书实没关系,可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绣和李书实之间的关系。
不去管陶谦如何安抚那些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对劲的豪强,也不去管勒氏作为一家传承百余年的三辅豪强是如何覆灭的,离开漆垣县城向南走没多久,李书实一行人就算是正式踏进作为三辅之一的被称为左冯翊的地界了。
仿佛一夕之间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山区一下到达繁华的大城市一般,队伍的那些来自肤施的豪强弟在跨过漆垣县也就是上郡与冯翊的地界的时候集体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甚至某些弟的眼角都能明显看到晶莹的泪珠在随风飘落。
李书实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感受,因为全部军队都是步兵所以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