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疼的刘宏 (第2/3页)
”
“阿母说笑了,别看这个小家伙平日里随随便便甚至有点胆小怕事,可是骨里却异常骄傲。虽然我不需要惧怕这么个小家伙,可是随随便便就将一个很好用且很值钱的物件打碎也不符合我刘宏行事的风格。再说这小也对我胃口,而且没啥野心,就是让人不爽罢了。”
“那么陛下就准了他修建偏关和重修孟门关的奏请,然后再下旨让他好好安抚为国捐躯的将士,最后再给他一批流民和囚徒,想必足以让陛下顺心了。”
“还是阿母知我啊,有趣,真是有趣。leduwo这么多事情交给你看你这一次还怎么推诿。不过阿母啊,这次代表他前来的那个程立程仲德似乎是个人才啊,为什么从来没有见东郡太守推举过?看看人家在西河的表现和胆识,就是出任一郡的太守也是犹有富余,要不是这个小家伙胆大妄为且有识人之能,愣是将其绑到了西河,朕恐怕又要为乡民所耻笑了。”
对于刘宏的这种抱怨,赵忠并没有接茬,大汉人才之胜那是数不胜数,要是都给予合适官位的话,那估计将大汉的版图再扩大一倍才够用。再说都给了那些眼高于顶的士人,他们这些宦官该怎么办,自己的亲人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又该怎么办。
所以说,这个时候只要闭嘴就好了,反正在这方面最清楚的就是眼前这位皇帝陛下。嗯,别的不说,要是像他那么干的话要么没人买官,要么不愿交钱还没等上任就跑掉也有可能。
只不过,李书实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显然不会这么简单,第二天朝会,还没等刘宏发布奖赏的旨意,已经转任太常的刘焉便呈上一份如果李书实在此一定要抢过来当传家宝保存的上书。
“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注2)”
只可惜,就像前所说,刘宏这个皇帝遇到别的事情也许嘻嘻哈哈也就罢了,但是如果有人动了他的钱袋或者皇帝位的话,那么他下手之狠那也是绝对符合他的那个皇帝的身份。
不过刘焉的政治智商非常之高,所以他的这次建言并没有明确指责任何人,只是告诉刘宏,你卖官卖的太狠了,结果闹得现在天怨人怒的,所以说你应该在你卖的那些官头顶上加一个罩,然后找一些清廉有名望的人去当这个罩。这个罩能做什么?当然是监视不法之徒并对其加以约束,别做的那么过分,否则就算有几个李书实灭不了此起彼伏的叛乱。
对于这样有可能断其财路的建议,刘宏直接将其束之高阁,当然刘焉也没受到什么惩罚,毕竟说的比他还很的人多了去了。不过刘焉的这个提议刘宏还是记了下来——并不是说他想要真的给那些贪官污吏找瓶杀虫剂,而是说这似乎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通过黄巾之乱,刘宏也看出来了,因为原本握在央手的郡兵逐渐下放到地方手由地方自行招募训练后,那些除了捞钱之外别的基本不管的家伙为了减少政府开支虽然税收上有这样的名目,可是却并无此项支出。造成郡兵普遍战斗力低下,骤然遇到张角这样的有心人,便会出现信都一战,刺史战死,太守和县令双双被俘的惨剧。
可是有了州牧呢?至少可以统筹全局,保证每一州都有一支可用的军队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当然,州牧这个位就不能随便哪个人都能买了,必须是有能力有官声的人才能成为备选,至于价钱嘛,既然备选者都是政绩官声不错的人那么就适当便宜一点。
不过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