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黄雀在后 (第2/3页)
然,基地式集中管理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只要有一名队员被捕叛变,整个基地就有被一锅端的危险。为了应付这样危险的可能性,从基地开始选址建立的时候,陈赓和文昆凛就做了周密的安排,只是他们希望永远不需要用到这样的安排。
行动计划虽然在红队基地就已经制定,但是最重要的救援部分必须在对林峰旅社附近进行仔细侦查之后作出修正才能执行,连文昆凛在内的十八个人像撒网拉鱼一样把附近的情况彻底检查了一遍。由于红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经常会化装成各种小贩,很自然现在那些路边的小商小贩是红队队员们首要注意的对象。
在林峰旅社的前后门,红队发现了五个可疑的商贩,那几个商贩的摊子全摆在能直接观察到旅社前门或者后门的地方,而且他们不象其他小贩那样大声吆喝着生意,反而目光鬼祟地盯着旅社进出的人群。那些可疑商贩的顾客也非常鬼魅。文昆凛亲眼看到一辆刚刚修过的自行车,才过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另一个人重新推回到了修车摊来修理。
经过红队的仔细观察,察觉到围绕着那几个摊子的人基本是同一伙人。他们前前后后地交替去那几个摊子,还有意无意地阻挠着真正想去修鞋修车的顾客,每当有人从旅社里出来,总会有那么几个人跟在后面。
一名在少年时期曾经作过三只手(小偷)的红队队员装成一个过路行人,沿着费峡路一路过来,在林峰旅社门口经过的时候从几个摊子前面插了过去,顺便和几个在摊子前面的人磕碰了两下就走远了。在他离开林峰旅社门口的时候,他右手取下头上的鸭舌帽,左手挠了挠头。文昆凛看着那名队员摆成“八字”的左手,心里了然,那些人全带着枪。
尽管发现了不少可疑分子,但是红队无法确认他们是否挖出了调查科全部的监视暗哨。如果有暗哨隐藏在周围的饭馆之类的商店里的话,他们这样在外面的拉网式检查是无法察觉的。可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们把附近的商店甚至民房挨个检查一遍了。
文昆凛和风弄锥、常宝华三人一身苏北小贩的装束走进了林峰旅社,等他们刚刚走近,站在帐台后面的伙计热情地大声招呼。
“三位老板,要几间房,一个三人间,三个单人间,还是大通铺,我们这里都有。”
根据特科交通科的情报,这家旅社里的老板伙计每一个人都是交通科的成员。
由于文昆凛不会说苏北话,事先定好由苏北出身的风弄锥来说接头暗语。
一口苏北口音的风弄锥回答,“伙计,来一件客房,要朝西面的,算命先生说了,这次财神会从西面来。单人间的就行,床位不够咱们三人自己搭地铺。”
伙计抬头看了三人一眼,神色不变地说,“三位老板,你们三人只要一个单人间这不合规矩,我要去问一下老板这样可以不可以,其实一个三人间比一个单人间也贵不到哪里。”
风弄锥大大咧咧地说,“那你快去叫老板来问问清楚,真要不行咱们就换家旅社。我们是小本经营,能省点就省点,不过咱三个也不想挤大通铺,要睡着了我们的本钱被偷了,找你还是找你们老板要?”
伙计回答了一声,“三位老板请稍等。”,就转身走了。
暗语已经发出了,单人间里挤一堆人,而且朝西面,这暗含着全部上西天的意思,正是危险来临,十万火急的暗号。
没一会儿工夫,一个四十多岁身穿长褂的中年人,从旅社后面大步走了过来。
“三位老板,我是这家旅社的老板。是你们要一间单人间么?”,中年人问道。
风弄锥回答,“就是咱三个,可以么?”
旅社老板满口答应,“可以,可以,三位请跟我来。我带你们去看一下房间。”
旅社老板引路带着文昆凛等三人走到了旅社底楼一间偏僻的房间,进房间后,老板小心关上了门,转身说道,
“三位老板。有没有财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