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特红式手提机枪 (第2/3页)
购了数台小机床,至少不用靠纯手工来挖膛线了。但是这毕竟不是加工枪管膛线的专用机床,枪管废品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三十,这对材料来源本来就很紧张的红队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还是后来宫克开和几个精于机械加工的红队队员自己动手改造机床,才使枪管废品率降低到了百分之五。原本伯格曼冲锋枪的枪托和枪身组件连为一体是木制的,加工费时费力,文昆凛参照二战英国司顿冲锋枪的设计提出用钢板压制成型来做枪身,并把钢条弯制成枪托,考虑到红队的地下特工战的战斗形式,文昆凛还要求枪托可以折叠。宫克开他们反复讨论之后,设计了两种的手工压制机械,用手柄摇动来带动压制机械内部的螺纹。一种用来压制枪身,一种用来压制枪托。把钢板或钢条放入模子后,只要把手柄摇到底就能把枪身或枪托压制成型。枪身压制较为费劲,压制一个需要三十分钟,摇动手柄的工人当中还需要休息。至于枪托只要十分钟就够了。文昆凛又坚持去掉了伯格曼冲锋枪枪管的散热套。这样进一步简化了生产工艺。文昆凛虽然并不知道当初施迈瑟为什么要在枪管外放这么个散热套,至少他知道二战中的出现的各大国冲锋枪除了苏联的**沙冲锋枪还带个散热的枪管护管外,其他的冲锋枪都没有这么个累赘,现代的冲锋枪就更是没有散热套的设计了。
经过二个多星期的试制,红队终于做出了第一支自己的伯格曼冲锋枪。虽然击发原理和击发机构与伯格曼冲锋枪完全一致,外形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红队自制的伯格曼冲锋枪取消了散热套和木制枪身枪托,换用钢板压制成型的枪身和可以向右折叠的钢条枪托。当然口径和海兵工厂的产品一样,还是采用7.63毫米,子弹可以和驳壳枪子弹通用,使用三十二发直弹匣。在文昆凛看来红队的伯格曼外形倒有点像后来的司顿冲锋枪。经过试射,红队的自制伯格曼冲锋枪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射速大致也是一分钟四百发。精度不太理想,在一百五十米的地方散布较大,其实子弹飞到两百米还是照样有杀伤力的,只是两百米的距离就是指那不打那了。但是对于红队常有的近战和巷战而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