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休整、自制手弩和全自动驳壳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休整、自制手弩和全自动驳壳枪 (第2/3页)

的,大部分人恐怕都会和李福龙差不多。文昆凛打算,今后队员的第一次实战都不算入正式的战斗人员,只是让他们去感受一下战斗的气氛。这样在以后真正投入战斗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应该就能好得多。

    而在武器配备方面,文昆凛深深感到现在红队缺乏无声武器和自动武器是水桶里一块短板。在营救陈延年时,红队只有匕首可以用,在突入囚车的时候,明显匕首不能胜任,还好其中一个队员会甩飞刀干掉了一个警察,加陈延年反应敏锐一头撞倒了正在拉枪栓的另一个警察才没出事,不然那天就会是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血战,即使成功救出陈延年,恐怕负责掩护的红队队员也会死伤惨重。营救赵世炎的战斗则反映出了红队火力的不足,六个人八支驳壳枪,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目标又全是走在没有任何隐蔽物的马路,也没做到在第一时间消灭所有的敌人,让其中两个特务有机会开枪还击,甚至还被打伤了一个人。要知道在越南战争的时候,越南游击队用这种类似的三角火力陷阱,可以用三支k47自动步枪在瞬间放倒走入陷阱的一个排。

    对于无声武器文昆凛早就考虑过在短期内用自制手弩来应急,等工厂有了更多的车床,钻床后可以试着制造消音器,再在手枪枪管头刻螺纹,这样连接消音器后,就成了一支自制的无声手枪。只是前段时间红队刚刚组建,事情太多,制造手弩的事情并没有布置下去。现在,文昆凛感到这事不能拖了。文昆凛叫陈赓,还有三个善于机械加工的队员,一起来讨论自制手弩。还好弩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弩机的设计,穿越前,文昆凛在某个网站看到过自制手弩的加工方法,他自己还照着网的说明做过,虽然因为材料是他随便凑和着用的,所以做出的弩威力不大,只能在八米内保证精度,但是作弩的方法是记住了。文昆凛在纸划着手弩的示意草图,边画边说明,加大家群策群力,一个午,红队的首份自制弩的设计图新鲜出炉。那三名队员原本就是各个零配件加工厂的工人,加文昆凛的设计本来就考虑到了弩零件的通用性,制造材料也是以厂里常备的钢,木为主,三名队员一个制造弩臂,一个制造弩身,还有一个加工弩机和弩矢,到了当天黄昏,第一把弩就作了出来,弩臂用弹性钢片制成,弩身是用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