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延误的转移 (第2/3页)
夜风,带马牌撸子匆匆出门赶往红队的那家小工厂。
虽然事情万分紧急,文昆凛还是逼着自己换了四辆黄包车,穿过二家店铺,才最后步行到红队的基地。
进了小工厂,文昆凛直奔陈赓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陈赓正百无聊赖的咬着一支铅笔看报纸,看到文昆凛推门进来,陈赓不由一愣。
“外面下这么大雨你怎么来了?”,陈赓顺手递给文昆凛一块干毛巾,“来,把身擦一擦。”
文昆凛接过毛巾擦着身的雨水,顾不客套,开门见山地对陈赓说,
“老王第二卷第四节提过,陈赓化名王庸,那二个被捕的江苏省委领导所知道的人员地址都转移或者放弃了没有?”
“在陈延年同志被捕的那天,我就向周总指挥汇报过这事了,因为我们红队不直接负责这个事,所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怎么了?”
“老王,我在家里突然想到,这几天一直在下大雨,会不会有些同志因为这个没及时转移?”,文昆凛问道。
“这还真不好说……”陈赓抓着自己的头皮。
“老王,为了以防万一,你马确认下。”
不合适。”陈赓有些为难,“这违反组织纪律阿。再说这也只是你的猜想。”
“可如果真的有同志没转移,我们现在还有机会马去救他们。”
“说得好象你知道那两个被捕的省委干部肯定会叛变似的。”,陈赓有些奇怪的看了文昆凛一眼。
“老王啊,我这人比较喜欢看杂,以前我在里看到在西方有人提出过这么一条法则,叫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的损失。这种事情我们往最坏的地方想总没坏处。”
墨菲法则,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一九四九年在一次美国空军进行的试验中即兴提出
“让你说得我也觉得开始担心了,别真让你这个乌鸦嘴说中了。”陈赓拿起电话,开始和级联系。
“先确认级别最高的干部。”文昆凛在一旁提醒着说。他恨不得直接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