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厂长,副厂长和经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厂长,副厂长和经理 (第2/3页)

    对于特种装备,文昆凛心里早有打算,象红队今后要进行的地下突击行动,无声武器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条件简陋只能用匕首,绞绳,以后利用工厂设备至少可以做个手弩之类来用。至于无声手枪,文昆凛也不是没动过这个念头,而且他也大致知道消音器的原理。通俗的说就是在枪口上套样东西,把火药气体尽量封闭起来就能降低枪声。以前在看好莱坞的各种惊险片的时候,见多了在手枪前垫个枕头,甚至在枪口上套个塑料饮料瓶来临时充当消音器的情节。但是要做出真正能用的消音器,没一定的工艺水平,很难实现。即使做出来了寿命也会很短。而且现在的手枪枪口上也根本没有可以拧上消音器的螺纹。所以文昆凛觉得还是造个手弩更加实际。反正现在那些特务也没有防弹衣穿,手弩的威力也应当足够了。

    对文昆凛的这个想法,陈赓和杨至成都很赞同。这摆明了就是只有好处没害处的事。可怎么把工厂运作起来,陈赓和杨至成都犯了难,一个头有二个大。毕竟他们都是真正的军人,对于商业运作根本一窍不通。可这个事对文昆凛倒不是难事。文铁刚本就出身商宦世家,从小耳熏目染,怎么赚钱对文铁刚是家学,是本能。而拥有文铁刚记忆碎片的文昆凛也基本完整的获得了这个本能,再说了,文昆凛穿越前正是人人下海,全民经商的时代。文昆凛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怎么做生意赚钱的大致概念他还是有的。

    文昆凛在办公室里,找了张纸,拿了支笔。从市场调查,薄利多销,品牌效应,上门推销,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相结合一直说到生产再投入。直说得口沫横飞,把陈赓和杨至成说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那张纸竟然变成一个工厂生产规划书的草案。

    陈赓和杨至成看着那份草案直叹隔行如隔山,不服不行。

    结果,红队的第一次侦查任务就成了对五金产品的市场调查-----调查上海五金市场上,哪些产品最便宜,哪些产品需求最大,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