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莯韵2 (第2/3页)
屋里传来小姐微弱的哀求声:“皇上,求您,不要……”……
约摸半个时辰后,门被吱呀一声打开了。
我看见整装出来的皇上,他看了我一眼,吩咐道:“好生照看你们小姐,明天朕会派人过来正式接小姐进宫。”我冲进屋里去,只见小姐把头埋在绣枕中哭泣不已,那凌乱的衣服,半裸着的香肩让人惊心不已……
第二天,太后的懿旨便早早下达到府上。
懿旨上说:南宫氏质性柔顺,训彰礼教,誉表幽静……特赐婚于淡大将军嫡长子,少尉淡允尚……
我几乎怀疑那太监是否宣读错了,不应该是皇上吗?
老爷偕我们庄重谢恩。
我鼓起勇气问:“斗胆问公公,太后可是说把小姐许配给淡少尉?”奉事公公傲慢地回道:“是啊,难道你刚才没听清懿旨吗?”我望向小姐,小姐依然一片茫然的样子。
我暗暗心焦,既然小姐早已**于皇上,那么怎么可能另嫁他人呢?
昨日,皇上明明口口声声说要接小姐进宫,可是现在依然无讯……太后的懿旨却又万万不能违抗。
我只有自己宽慰自己,虽然小姐已经不是处子,淡大人也只能吃闷亏不敢声张吧……
按照太后的懿旨三天后便要完婚,南宫府一时间忙乱无比。
后来才从宫人那儿打听出来,原来是太后另一个亲生儿子临淄王偶然看见小姐后也念念不忘,于是便出现了两个亲兄弟同争一个女人的闹剧。
说起临淄王,算是个苦命的亲王。
他是太后的长子,也就是大胤国的嫡长子,本来该由他继承大统,但无奈临淄王自小体弱多病,三十岁时还无子嗣。出于沿脉皇统的考虑,便选了他的弟弟也就是当今圣上继位为皇帝。
太后一向对临淄王抱有愧疚之情,所以平素里格外的关照。
但是皇上这次要纳小姐为妃的意图却非比寻常的坚决,毕竟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的意愿太后也不能不顾忌些。
太后左右为难,最终为了防止兄弟俩反目成仇,竟想出了这么个折中的办法。
那么太后为什么偏偏要把小姐许配给已有一房正室的淡大人呢?
太后太了解自己的小儿子了,她为了防止皇上婚后对小姐还念念不忘,特意将小姐嫁给了皇上最好的朋友。一方面朋友之妻不可戏会让皇上有所忌惮,另一方面小姐作为侧室,以后即使有宫宴也无法参加,这样就彻底断绝了她和皇上任何可能见面的机会,真可谓一箭双雕。
后来证明太后这件事做得大错特错了。
谁也想不到临淄王竟对小姐如此痴情,听说小姐已另嫁他人,一时心郁害了病,没过几个月便一命呜呼了。
皇上也陷入了痛苦之中,尤其是后来小姐过早地去世,让皇上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生出了诸多不满。
所以太后总是口口声声说小姐“离间了他们母子的感情”,并且把这样的一种怒气毫无道理地强加在小小姐身上,委实不公平。当然,那已经是后话了。
太后也自知让小姐当侧室确实委屈了她,所以特赐了许多金银珠宝作为嫁妆,还破格提拔了小姐的嫡亲兄长到宫中当行走。
不明就里的老爷对太后的赐婚感激涕零,毕竟这是南宫家莫大的荣耀。
我作为小姐的陪嫁丫环,一同和小姐住入大将军府。
就在小姐上轿那天,老爷尚算镇定,大夫人却泪流满面,十分不舍。
出乎我的意料,小姐只是静静的,既不欣喜也不悲伤。
我原来还佩服小姐的坚强,后来才现小姐之所以这样镇定,是因为那时竟还不能完全了解结婚的意思。
锣鼓敲敲打打的把花轿送到了大将军府。
淡大人亲自出来迎接新娘。
他看着美丽的新娘的眼神是深邃而复杂的,但更多的是喜悦。
大人挺拔魁梧,仪表堂堂,沉稳睿智,允文允武,年少有为,的确是人中龙凤。若不是已有了一房正室,和小姐倒是天作之合,男才女貌,令人艳羡的一对儿。
我们看见大人亲自抱小姐进洞房。
我们识趣地退下。
洞房里灭了烛火。
第二天,我进去服侍的时候,现大人已经离去。
只有小姐正坐在书案前,挥泪奋笔疾书着什么。
我好奇地上前一看,竟是些“女儿在这儿受了欺负,娘亲接女儿回去”之类的话。
我忍俊不禁,忙抢下小姐的书信,这才没让小姐把这封笑死人的信寄出去。
我询问了一番,这才了解,原来昨夜小姐根本没有和大人圆房,小姐新婚第一夜竟把新郎赶出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