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赵诗梦的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赵诗梦的故事 (第2/3页)

也有好多人给我礼物。”赵诗梦说道这,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似乎正在回忆当初见到母亲这么伟大的场面。

    “这当是国内的很多文物古迹都遗漏在外,国内盗墓者横行。国宝大量流失,母亲作为国内的知名考库学家。当时出了一件大事。你知道唐僧吗?”赵诗梦看了下胡九斤。

    “知道,高僧嘛。就西游记里面哪个嘛,说吃了他的肉就能长生不老。”胡九斤把被子拉了拉。有点冷了。

    “恩,就是他。唐僧的法号名为玄奘,俗家姓名叫陈袆。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世俗又称为“唐三藏”。

    唐三藏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

    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挖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记载了玄奘顶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由于玄奘顶骨的名声显著,各地都想迎请供奉,致使玄奘灵骨一分再分。

    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分别保藏于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此后,汪伪政府把掌握的这部分被分别供奉在鸡鸣山下的伪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小九华山。而文物保管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在1973年后,被迎至灵谷寺佛牙塔中供奉。

    而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1957年被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被安放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被毁,第三份则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被供奉到广州六榕寺,亦在“文革”中被毁。

    赵诗梦一口气说完这么多,看了看胡九斤傻傻的摸样。然后继续说道。

    “我母亲应国家要求于89年三月份前往成都文殊院,重整唐三藏的文物遗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