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谈身世义认姐弟,起风波路遇阻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谈身世义认姐弟,起风波路遇阻滞 (第2/3页)

姐,要是你愿意,以后就叫我姐姐吧。莫雨沙抬头看着苏忆荫,突然侧转过身去。

    这时前面传来老金的声音:后面的人都不要动,留在原地,看好货物。商队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商人们紧守在自己的货物旁边,个个严阵以待。苏忆荫不知发生什么事,问莫雨沙:怎么了。莫雨沙长年跟着商队行走,已猜到发生什么事了,轻声道:怎么运气这么不好,对苏忆荫道:姐姐快回到老金的车旁去。老金勿勿过来,对莫雨沙和苏忆荫道:烦两位帮我守着货物。莫雨沙点点头,拉苏忆荫退到老金的货车边。苏忆荫又问:怎么了。莫雨沙道:遇到打劫商队的强盗了。

    老金头说完这句话,招呼几个围拢上来的年青人到前面去。这时苏忆荫听见前面一个人敲着锣,大声道:行人请注意,前面有盗贼。行人请注意,前面有盗贼。苏忆荫从未见过这种场面,也忘了自己会武功,只和众人一般惊慌不安。莫雨沙因要看好自己的货物,又担心苏忆荫从没见过这种场面,受到惊吓,所以只和苏忆荫寸步不离老金的车。苏忆荫开始以为敲锣的是商队里的人,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前面的盗贼,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不停的又敲又喊。莫雨沙皱着眉头道:这帮盗贼想玩什么花样呢。苏忆荫才知道这个敲锣提醒的人竟然就是盗贼,这可真是贼喊捉贼。

    苏忆荫和莫雨沙站在老金的车后,看见卢老和老金带着七八个年青力壮的商人站在前面,对面是一个彪形大汉带着十数个人。那大汉身材魁梧,手握一双约有百来斤的双斧,后面十多个人也都是短刀长枪各持兵器。

    那大汉开口道:前面有个人姓陈名卫,自称妙算书生,十分诡计多端,在前面设下陷井,专门打劫行脚商人,我们特意在此,保护你们平安通过。卢老知道这是强盗的伎俩,其实就是拦路打劫,伸手要银子,便不问真假,上前向那大汉作揖道:大王肯保护我们,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没理由让众好汉白辛苦,说着从老金手里拿过一个红纸包封递上前。大汉接了,在手上掂一掂,扔给后面的小喽啰,道:你们还算是知事的,就是太小气了。卢老道:这不过是见面的礼,送给大王赏人喝茶。大汉道:别叫我大王,你方才的好汉,我听着顺耳。卢老忙道:是,好汉,还请好汉给个明示,该给多少才能劳动众位好汉大驾。大汉道:不多,给我五千两,我保你们在双龙镇的平安。卢老忙道:好汉,我们这都是小本生意,总共这些货加起来还没有五千两呢。

    大汉早有准备,道:别跟我扯淡,你们商人最奸诈,上回我就遇到一个跟我哭穷,说把他卖了也凑不出五千两来,我心一软就只收了他一千两,结果被姓陈臭酸笑话我没见过世面,说就是他们身上穿的,戴的就不止一千两。今天我必要五千两,不然,呵呵,这个就是你们的榜样。说着搬起脚跟前一块大石头,约有二百来斤份量,举过头顶,转过身去,众人见他膂力惊人都吓得呆住了。那大汉用劲将石头一抛,石头骨碌骨碌翻了几个,突然哄隆的一声,猛的陷到地底下,原来前面路上被人挖了一个深坑,众人更觉恐惧。大汉见人惊叹他的膂力时,呵呵自得,及至见了众人看见石头落入陷坑之中,面露恐惧时,忙道:这个坑不是我挖的呀。我这一身本事,用不着这种阴谋诡计。这个坑是一个叫陈卫的强盗挖的。敢情他不是强盗,反倒是好人。

    卢老等人见此情景,忙和老金等人急议,此事如何处理。突然一人从大汉身后走过来,笑呵呵道:姜涛,你又在耍把戏,坏我的名头。众人看时,一个面相儒雅的中年人悠闲的站在姜涛身边。姜涛吃惊道:陈卫,你怎么来了。陈卫道:凭你那几个饭桶能拦得住我吗。姜涛指着他,道:你这个强盗,终于露面了,这些人都是我保护的,你不要轻举妄动。陈卫哈哈大笑道:你我打赌,谁能在一个月内拿出五千两银子给对方,谁就能在这双龙山落脚。我以为你是条汉子,想不能你竟做起拦路抢劫的勾当。姜涛道:我呸,我是没有五千两银子,你有你拿出来,我走人。不然,我今天给你五千两,你敢紧给我滚蛋。陈卫道:我当然有。

    姜涛跳起脚来,直直望着陈卫,道:什么,哦,原来你早就有五千两银子在手,所以出这个主意来诓我。陈卫摇摇头,道:我现在没有,将来一定有。姜涛听了,哈哈狂笑道:我将来还有五百万两,五千万两,可是现在一两银子也没有,顶什么用。陈卫听了,不紧不慢道:我去双龙镇,说有个姜涛,江湖上人称千斤铜斧手,想在双龙山上占山为王,拦路抢劫,坏你们双龙镇的名声,使来往行人再不敢从双龙镇过,断双龙镇的生路。但是我可以帮双龙镇免除此祸,只要他们付我五千两银子。姜涛忙道:他们给了吗。陈卫道:本来他们不想给,可是现在知道你在这里打劫客商,回去就会给。姜涛笑道:原来是没到嘴的鸭子,又对卢老道:你们都听见了,这五千两今天必须给,不然就把你们一个个像那块石头一样都扔进坑里。

    卢老与老金和众商人听他们一唱一和,面面相觑。卢老上前道:二位好汉,我们是本份商人,起早贪黑赚的都是辛苦钱,五千两确实没有,还是按刚才那位姜好汉说的一千两银子,我们大伙凑出来孝敬二位好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