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书信一心投父友,谒候府再上寻访路 (第3/3页)
苏忆荫在人生地不熟的都城如何是好,苏夫人托她一场,她便要尽到职责,因此告诉苏忆荫有事就回来找她。
苏忆荫走时,莫雨沙正和几个士兵说得起劲,苏忆荫也用不着和他打招呼,只辞了崔大娘,由那人领着进入都城。那都城气象自然与青镇大不相同,不知比青镇热闹繁华多少,但苏忆荫无心玩耍,一心一意跟着那人来寻司马府。也不知走了多远,那人将苏忆荫领到一座大宅子面前,指着正门匾上的“敕建司马府”几个大字指给她看,表明确是司马府无疑,但转身回去。
这里苏忆荫看时,第一个敕字她不认识,但认出了底下“司马”两个字,便走上前去。府门前拴着数匹高头大马,有七八个人站在门前晒太阳闲聊,苏忆荫上前对着其中一个,问道:大叔,我要找这里的四公子。那些人听了,先是一楞,上下打量苏忆荫一番,见她形容朴素,衣饰整洁,略略有些怕生,恐怕是不常出门女儿家,找错了地方,便故意逗她道:你要找哪个四公子,我们这里有两位四公子呢。苏忆荫听了,老实照母亲的话答道:我是猛龙将军部下的女儿,有事找威虎将军。众家人本在交头接耳,商量怎么拿这小姑娘取乐,听到猛龙将军四个字,突然一齐安静下来,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再没一个开口的。一个面相威严的,一直在旁边看着众人的中年男子走过来,对苏忆荫道:你真是猛龙将军的部下女儿,苏忆荫点点头,那人又问:你姓什么。苏忆荫道:我姓苏。那人一听姓苏,楞了一下,道:你跟我来。
那人将苏忆荫带进门房,遣开周围的人,单独问她:你姓苏吗。苏忆荫道:是。那人又道:你从哪里来,苏忆荫记着母亲和粟妈的话,不随便向人说起自己的来历,便摇摇头。那人见苏忆荫纯朴温良,便道:你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苏忆荫想了想,点点头,那人便明白了,道:你知道现在我们府里四公子不再是威虎将军了吗,苏忆荫摇摇头。那人又道:我们四公子已经升任为元帅了。苏忆荫看着他,问:那他是司马叔叔吗。她虽也知道元帅是很大的官,但在她心目中元帅和威虎将军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是她来找的那位司马成叔叔就行。那人见苏忆荫称司马成为叔叔,心想:她到底是谁家的女儿呢,看她虽不是出身富贵之家,却也不象十分贫困人家女儿,也许真是猛龙将军曾经亲信的部下,便道:四公子现在不在府中,他和夫人住在燕京。你有什么事,可以跟我说,你是猛龙将军部下的后人,我们这些以前跟公子出过兵的人都会帮你的。苏忆荫只道:我要见司马叔叔。那人想:看样子这小姑娘初次出门,因此不知变通,便道:你要找四公子,只能去燕京找他,燕京在北方,离都城有几天的路程呢。苏忆荫没有被吓住,反问:燕京在哪里。那人见她坚持要去,又怕她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见司马成,只好指点苏忆荫去燕京元帅府找司马成。
苏忆荫从司马府出来,走在街上,心里空荡荡的,想起崔大娘说过可以去万里客栈找她,便向路人打听了万里客栈所在,投奔崔大娘去了。那万里客栈在一条商贾云集的繁华街道上,离司马府并不远。苏忆荫走了约半个时辰,便找到了。
苏忆荫进到万里客栈,正遇到崔大娘看众人搬卸货物,见到苏忆荫从外面进来,忙问:怎么了,没找到人吗。苏忆荫懊丧的点点头道:是,他们搬到燕京去了。崔大娘惋惜道:真是不巧,你打算怎么办呢。要是回去的话,我可以托回青镇的其他商队带你回去。苏忆荫道:我要到燕京去找他们。崔大娘听了,便道:也行,这几天去燕京的商队也很多,我找个熟悉点的商队,让他们带你一起去吧,不过你去了燕京,便真是举目无亲单独一个人了。苏忆荫一心只想完成母亲交待的事情,其他一概不考虑,听到有办法去燕京,连忙答应。崔大娘见她自己要去,也无话可说,便叫一个人去领苏忆荫进客栈住下,等她闲下来再慢慢寻访合适的商队。
原来这万里客栈正是行商们聚集之地,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聚在一起,生意闲下来更是天南海北,古今传奇无所不聊。当天晚上,苏忆荫正随着崔大娘她们吃晚饭,听一个老人道:“天下的宝贝也多呀,只看你有没有福气得到了”“我们家乡的沙漠深处就有一个宝窟,当今皇上还去过呢。听说皇上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皇上进剿来蒙古人时,有一次因为粮草没有送上来,眼看三军就要断粮了。皇上爱兵如子,心里着急呀,夜睡不着觉,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才合上眼便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自称太白金星,来到军账前,将他带到一个山洞,里面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梦里的事记的一清二楚。他带了一大队人马顺着记忆中的路找到这个山洞,里面真的有很多金银。等他们把金银搬出洞后,发现地上有两句话,上面写着:天命所归,从心所欲。当时军队在沙漠里,金银太多也没有用呀,不能吃.当时朱元璋向天拜了三拜,祷告:朱元璋不要天下金银,只求上天能救将士于危难中。说来也奇怪,他刚刚说完,满地的金银都变成了粮食,当时跟来的将士个个向朱元璋叩拜在呼:万岁。第二天一举攻破蒙古人的防线,以后朱元璋战无不胜,势如破竹,最后南面称帝。一屋的人都竖起耳朵听这个故事,饭都不记的吃了。
这时和忆荫同桌吃饭崔大娘站起来,走到讲故事的老人边上说:你老人家开始是说天下的宝贝多,可是金银珍宝都变成了粮食,哪还有什么宝贝呀”,其他人也七嘴八舌道:“对呀,难道这个山洞里会自己长金银吗,去了还有”“你这话不通,这算是可以自己长金银,也要你是真命天子才行呀,没听说过时来泥变金,运去金化泥吗”“我看还是当今天子贤德,要是有如山的金银,大家还是一哄而上抢个干净,哪里还等得到变金为粮.”“老金,你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那时人都没有吃的,快饿死了,要这么多的金银做什么,还当不得纸钱,可以烧了带到底下去用。”
苏忆荫望着老人,看他还有什么话要讲,果然,等那人的话音一落,老人开口讲到:“说来真是奇怪,这些粮食运回营地,吃了一天,第二天再去看一点儿也没有少.一共吃了有七八天,当时大家都说以后行军再也不用调运军粮了,带着这些就够了,一年也不怕没有粮。可是到后面的粮食运上来了,这些粮食一天之内就吃完了。后来打败了蒙古人,有些将军劝皇上将山洞里的金银全部取出,一部分拿来镐赏将士,剩下的运回中原,用来招兵买马。不过军师刘伯温却劝皇上天上的财宝不能轻取,以免上天见怒,得了财宝,却失去了气数。皇上也觉得有道理,后来回去的时候皇上又带着众将领前往那个山洞,答谢上天的恩赐。等他们去到那里时,发现原来是山洞口的地方,现在变成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面刻八个大字“不生不灭,知命达天”。皇上连忙带着众将军叩头下去,看见地下有东西闪光,起身问众人,大家都说没有看见,以为皇上眼花,结果皇上自己用宝剑挖下去有半尺深,发现有九块玉块围成圆形,象征着九州一统。
听到这里,苏忆荫问:“那还他们有没有进个这个山洞呢”。旁边那个老金不耐烦道:“刚才,不是讲过了,山洞变成石头了吗?”。苏忆荫又问:“那不会用锄头挖一挖”老人听了道:“姑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找到宝物的,你与上天没有缘法,哪能找的到,也有将士贪心留下来找财宝,结果没有一个活着回去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找也找不到.”“哦”忆荫听了这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大家正说得高兴,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人,他神色慌乱,急促不安,一进客栈便左顾右盼,目光扫向店内的每个人,似乎焦急在找某人。那店小二正专心听老人讲故事,等到众人议论完了,才看见这位客人,连忙上前问到:客官,住店还是吃饭.那人不耐烦的回答:找人。店小二张口还要问什么,二楼楼梯口有人叫到:小二,带他上来.大家此时也停住话头,一齐抬头向上看,只见一身穿锦衣,清客打扮三十来岁的中年人,他有点傲慢,以一种不容置疑口气命令店小二。店小二一见是他,连忙陪笑道:是唐爷的客人,小的怠慢了。一边说一边哈着腰将来人引上楼.“喔,不知是哪家达官贵人在楼上”吃饭的一群人中知谁说了一声,大家也都回过神来,将开始谈的话题撂来,重新开始吃饭,另找的话题聊开来。忆荫也只把这当做路上听到的很多个奇谈怪事中的一个,并没有放在心上。晚上,崔大娘来到房间找苏忆荫,告诉她已经找到可以带她去燕京的商队了,明天就可以出发,苏忆荫连忙道谢答应。
听下回分解